薛朗挪動腳步,走到秦王身旁,附耳低聲道:“大王,消息走漏了!還請大王莫要遲疑,當速戰速決才是,否則,隻怕要白費功夫了!”
秦王點頭,雷厲風行,直接開始調兵遣將,分別開赴各處,阿莫在一旁,給不熟悉京中人事的薛朗科普,哪一家都哪裏,是宮中誰誰的父親。聖人後宮之中,美人眾多。看秦王行事,應是早已盯上那些人,但為何昨日才爆發出來?
阿莫似是看出薛朗所想,低聲道:“稟駙馬,這些人家往日在城中便行事輕狂,常有觸法違紀之事,長安府衙、禦史台皆有疏奏呈報,昨日大王進宮前命人整理,昨日連夜審閱各卷宗,是故,方有今日之周全。”
原來是昨日熬夜工作的結果!不過,經過剛才這麼一出,薛朗對這件事的結果,莫名的悲觀起來——
若消息沒走漏,措不及防之下,那些人總會有些紕漏或是馬腳被抓住,殺雞儆猴,也足夠了。但現在消息走漏了,以唐朝現行的司法製度,這件事最後隻怕要落個“雷聲大,雨點小”的結局。
唐律中,所謂罪從供定,判決的主要依據居然是口供。又有眾證定罪原則,所謂“三人證實,二人證虛”,規定必須有三人以上的口供方才可以定罪。但是,唐律還有一條,奴告主為大逆不道的重罪!
若是所有人都像張婕妤父親似的,把罪推到仆人身上——
薛朗表情嚴肅起來,這件事比想象的還難辦!做好了,對長安城中那些仗著聖人寵溺便恃寵生嬌,仗勢胡為的人是震懾;做不好,便是一個笑話,反而助漲那些人的囂張氣焰!
延伸思考一下,若這件事沒做好,今後,秦王也好,平陽公主也罷,包括他薛朗在內,在長安城中,在某些人的眼裏將再無半點威嚴與名聲。
此事隻許勝,不許敗!
看秦王滿臉若有所思之色,想來也是明白其中關鍵。薛朗略鎮定一下心神,思索一陣後,道:“大王,我有一個想法。”
“幼陽請說!”
薛朗道:“既然消息已經走漏,此刻去追溯消息是怎麼走漏的,已然毫無意義。本來我們是想打個時間差,想在敵人的措不及防之下抓住漏出的破綻和馬腳,現在看來,這個手段已然行不通,既然如此,那不如慢慢來好了!人除了會在慌亂之下露出馬腳,在得意忘形之下,同樣也會放鬆戒備,速戰速決有速戰速決的做法,慢也有慢的好處,謀而後動好些。”
秦王道:“我也是這般想的!顧及父親,我本隻想借此事出口氣,震懾宵小之輩,如今看來,我竟讓人看輕矣,宵小之徒,竟敢猖狂若斯,既然如此,那便好好謀劃一番吧!”
薛朗點點頭,低聲與秦王商議起來——
冒認國丈這事兒,說大可大,說小可小,端看聖人的態度。以聖人對他那些小美人寵愛心軟的毛病,這事兒的結局幾乎已可預見。但是,某些人的做法實在太囂張,竟敢上門打秦王的臉,張狂若斯,自己找死,那就怨不得別人了!
Nozuonodie,真真是千古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