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知道客人有多少人,黛玉吩咐大管家先暫將西邊的閑置的空院子梧桐苑給收拾出來,這梧桐苑裏外有三廂,各五間房。十幾人住下也不嫌擁擠。黛玉尋思著,這顧家表叔怕不會帶很多人來的。
晚飯時分,黛玉就顧家的事情,問了問林海。林海說的比許媽媽更加詳細些,她也更加肯定了此次顧表叔一家的人不會太多的。
而黛玉,也清楚了顧家為什麼和林家往來少了。
顧家和林家不同,和很多大家族一樣,奉行多子多孫。到了林海外祖那一代時,顧家除了本家已經有四房之外,其他旁支族人共有近十戶。即便祖上家財萬貫,到了如今也都分散了,到了後來顧家也僅餘家聲而已,家勢早已大不如前了。
雖然有許多靠祖業過活之人,但是顧家畢竟是詩書禮儀之家,顧家三房的老爺,林海的外祖父,當年便是走了科舉之路,從鄉試、院試到會試二甲第一名,後官至翰林院大學士,成為上書房中皇子皇孫授課教授之一,和林海的祖父交好,兩家訂下兒女親事,這嫁入林家的顧氏,便是林海的母親,正是顧家三房嫡長女,林顧氏僅有一位同母的親弟,小了顧氏十餘歲,這位顧三老爺的嫡子,雖然長相隨了父母,風流倜儻,但是卻不像其父那樣愛讀書,僅有一個秀才的功名後,便靠吃父輩的祖產過日子,天天泡在美人堆裏。而顧氏的庶出弟弟們,一個考上了進士,一個隨了顧三老爺身邊辦事,一相對比之下,顧三老爺更加不喜歡眠花宿柳的嫡子了。顧三老爺告老回鄉後不久便去世,三個兒子也分了家,其後林海的親舅舅家裏是最荒唐的,一屋子的女人爭來奪去,唯一的嫡子顧貞還被出繼到了四房。
因為顧氏對親弟顧勉常常去信斥責,卻招來顧勉的不理解,和林家往來越發的少了。最後嫡子出繼,顧氏也阻攔不得,不久顧氏出世,基本上顧家和林家的往來變成了一年難得一次了。
林海說完,有些唏噓,他對顧家的表弟顧貞印象極好,早年顧老太太在世之時,也曾將這表弟同他母親接來林府住過一段時間的。可惜,舅母去世之後,表弟顧貞便出繼了。他和顧貞禮法上已經算不得表親了。
黛玉見林海的神情,看出父親的神情裏對這位表叔還是有一定的感情的。便笑著說:“這位表叔,想來也是和父親一樣極好的長輩了。”
“就是,父親,表叔一家怎麼這時節離開浙江呢?這天也夠冷的,沒有多少人願意這時節出門啊?”皓玉暗想,這表叔很可能是在家族中被打壓,不得已離開故鄉的。
林海笑著點點頭道:“顧家表叔學問極好,受金陵至善書院的山長所聘,明年開春便是至善書院的教授了。所以提前過來江蘇,他和我們本是至親,所以先過來揚州拜訪為父,過完年節,再去金陵任職。皓玉你也可以趁機向表叔請教一番,他十七歲便中舉,若不是後來守孝在家不便去京城科考,如今怕早就進翰林院了。”
黛玉這才點點頭說;“我聽許媽媽說表嬸也是有名的女子,我定要向表嬸請教一番。”
林海笑著說:“不錯,郭氏一門乃是真正的詩書之家,郭家男子從不出仕,但是郭家門下的讀書人,遍布江南。當年太宗皇帝還賜下“桃李滿門”的匾額給郭家呢。郭家的女子也是不輸給男子的,郭家的男子雖然不出仕,但是女子卻可以揚名,所以往上三代,郭家有四個姑娘做了公主伴讀。你這表嬸,如若不是早年喪母,怕是也被選為公主伴讀了。”
聽林海說到公主伴讀,黛玉就想起了薛寶釵。薛寶釵進京的原因不就是為了參選公主伴讀嗎?哎,和郭家一比,這薛家雖然有錢,但是名聲沒有人家好啊!這古代人們就是敬重讀書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