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等轎子停穩,外麵傳來一婆子的聲音:“請林姑娘下轎,郡主正盼著林姑娘呢。”
黛玉扶著綠翹的手臂,出了轎子,笑道:“不敢勞煩郡主。”朝後麵下轎子的蘭蕊點點頭,便隨著婆子往正廳而去。
黛玉一進房,便看見正位上坐著的婦人,臉龐豐滿,雙眉入髻,唇間帶笑,裏麵的穿著不過是一件天青色的衣衫,外罩著銀紫色的縷金外褂,發髻上的也不過綰著雙鳳朝陽的珠掛,但是神色間就可以看出這婦人比旁邊的兩個年輕些的女子多了幾分貴氣。這便是康壽郡主了罷。黛玉忙跪下向郡主行了大禮,方叩了一個頭,便被兩邊的丫鬟扶了起來。
郡主笑著讓黛玉到自己麵前,細細的打量一番,才笑著說:“真是個標致的人兒,眉如柳葉,麵若嬌花。往後,怕是有不輸西子之姿呢!”
黛玉並不喜歡別人以嬌弱的花朵來比擬她,雖然身子骨看起來纖弱嬌小,但是整個人的氣質和嬌弱搭不上邊嘛。現在聽了郡主這樣說,黛玉輕輕一笑道:“郡主這樣誇獎黛玉,黛玉還以為郡主會讚黛玉風姿似寒梅,不輸明妃昭君呢。”
一邊體態修長,麵容秀美的女子爽朗笑道:“婆婆可是比錯了對象了,看來林家小妹子更喜歡寒梅風姿,更欣賞昭君風骨呢!”
另一身材豐滿,臉色紅潤的女子則道:“大嫂,婆婆其實也沒有說錯嘛,都是美人啊!我還是首次得見這麼標致的小人兒呢,可將滿金陵的閨秀們都給比下去了。”
黛玉這才知道兩人乃是郡主的兒媳。忙向她們行禮,卻被微笑的郡主拉住了。郡主對玉黛玉直白的反應沒什麼不快,相反還挺高興的,因為郡主也不喜歡嬌嬌弱弱動不動掉淚的女人。見這黛玉性格完全不似長相,倒是非常喜愛。
一時間,幾人說笑熱鬧得很。紛紛問了黛玉平日在家有什麼消遣之類,一時間屋內歡聲笑語的。
黛玉的女工隻能說是能見人,所以並未帶繡品出來,而平日裏常做的消遣不過是看書練字,也不好帶幅字帖來顯擺。郡主問到這些,黛玉隻得一一作答,她也感受到郡主對她諸多寬容,像是對自家晚輩一樣。投桃報李,黛玉的態度從最開始的恭敬變得隨和起來。
這樣細微的改變,作為人精的康壽郡主自然是察覺到的,心裏對黛玉更是喜歡了幾分,語氣更加親昵。而一邊郡主的兩個兒媳,楊氏和石氏心裏暗自驚詫,要知道,康壽郡主雖然對女兒家一向和藹,但是年年的謝春宴,那麼多的閨閣千金,那個不是貌美如花才有一技的?但是都沒有見郡主這樣的親熱,若不是老三已經說親了,還以為郡主有意黛玉為三兒媳呢!就是一邊的蘭蕊,心裏也是暗自驚奇,雖然有一份的嫉妒,但是更多的是為黛玉高興。就算家世貴重,但是母親早亡,黛玉能得到郡主的喜愛,無疑是肯定了黛玉雖然無母親教養,但是品格修養都沒有輸給那些父母雙全的千金們。
不管這些旁人怎麼看,黛玉倒是真的喜歡康壽郡主。郡主雖然出生宗室親貴,父親乃是先帝的親弟,卻不見絲毫皇家的跋扈,和她傳說中郡主那荒唐的父親澤親王很不一樣。
“這麼說,你守孝的這幾年,其實也在管家了?真是苦了你了,小小年紀便要操心家事。”郡主拉著黛玉的手憐惜的說。
“為家人忙碌,怎麼算得上辛苦呢?況且我家人口簡單,也沒有什麼大事,每日裏不過是看看賬本之類的,過節過年時預備節禮年禮罷了。其餘時間不過是學學女工,看看書,臨臨貼罷了,日子倒也過得充實。”黛玉笑著說道。
“你說得輕鬆罷了,這管家的事情可是有門道的,太嚴苛了不行,太鬆了也不行,況且你還年幼,很多事情都不能太過,所以怎麼可能很輕鬆?況且我聽我家老爺說過了,你弟弟也多虧你的教養。想來,你不過大他兩歲罷了,卻還要照顧他?真是難得。”康壽郡主牽著黛玉的手,沿著湖邊的長廊,邊走邊說。
“其實,弟弟懂事得很,完全不需要黛玉怎麼管他呢!”黛玉看著眼前延綿的湖水,靜靜道。
“你這孩子!”郡主笑看了一眼黛玉,指著湖麵的一片新荷,我這院子之所以叫做玉荷苑,乃是院子離著裏近,你看,臨湖的的一片湖水上都種上了這些荷花,六月裏頭,荷花盛開,那景色雖然比不得杭州西湖,卻是也雅致得很。黛玉丫頭,我倒是希望那時你也能陪我這老太婆消暑賞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