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賈府(下)(3 / 3)

“妹妹快收起淚來,你如今這樣,還不如好好約束了蟠兒。哎現在說這個也晚了,當務之急,是讓林家丫頭管好她的家人,不能讓那些人胡說。”

薛姨媽聽了,收起眼淚道:“妹妹是沒有什麼法子可想的,還望姐姐想個好法子出來。”

王夫人現在心裏異常惱火林黛玉,自然不會掉了麵子去求黛玉了,想了想,想到寶釵身上。便對薛姨媽說:“妹妹。這事,還要寶丫頭出麵才行。寶丫頭一向是個好的,照妹妹的說法,她在金陵還得過康壽郡主等人的稱讚,況且她和林家小丫頭年歲相近,去求了她,自然是好說話的。妹妹你看如何?”

薛姨媽本是個沒有什麼主意的,聽了王夫人這話,馬上同意了。哪裏想到一旦真照著王夫人說的話去做,寶釵可是掉價得很的。

而另一邊的黛玉,也見識了賈府用飯的排場,果然是大。賈母正麵獨坐,兩邊四張空椅,寶玉坐在賈母的左手邊第一位,王熙鳳扯著黛玉坐在賈母的另一邊,黛玉讓了一下,就坐下了。屋子裏還有三春及寶釵,熙鳳早命人加了兩張椅子。因寶釵也是客,寶釵便坐在了黛玉的右手邊,其下是迎春、探春、惜春。一邊的丫鬟們端著拂塵、漱盂、巾帕等物。李紈和王熙鳳站在賈母的兩邊服侍賈母用飯,一邊各有丫鬟伺候布菜。

滿桌的菜肴不說色香味俱全,近三十道菜,每一道菜可能是平常人家攢一輩子錢也吃不起的。黛玉心裏才真正認同了從前人評價賈母奢侈也好享樂的說法。

眾人安靜的用完飯,一邊早有丫鬟捧茶上前給眾人,黛玉也接過茶杯喝茶水漱口。

王熙鳳命人撤了桌子不提,賈母和眾人才回到剛才閑話的花廳,王夫人就過來了。

“給老太太請罪了,剛剛媳婦兒被薛家姨媽喊了去,一時過不來。”王夫人對著賈母說。

賈母聽了說:“我這裏有人伺候我用飯,薛姨媽那裏有事,你好好處理才是正理,不必急急趕過來的。薛姨媽哪裏可有什麼事情?”

王夫人笑著道:“老太太不必操心,媳婦已經和姨媽處理好了。”王夫人說完,看了一眼一邊各自坐著的寶玉等人一眼,對寶玉說道:“寶玉用了飯,去書房溫書才是,又仗著老太太的寵和幾個姐妹玩耍?被你父親知道了,又得罵你了。”

賈母便讓寶玉去了,然後對著黛玉等幾個女孩子說:“你們眾姐妹們去園子裏好好轉轉,不必守著我這老婆子,我和太太說說話。”

黛玉自是和三春及寶釵起身出了屋。

等人都下去了,賈母就聽王夫人將黛玉上午的行事都說了一番,語氣雖然平和,但是遣詞用句,無不是說黛玉高傲驕縱等等。

賈母聽了,將黛玉和寶玉衝突一事簡略說給王夫人聽了,王夫人此時顧不得是在老太太麵前,臉都氣得白了。“老太太,我們家寶玉被我們如眼睛珠子似地捧著長大,想不到這林姑娘卻如此不給寶玉臉。”

賈母點點頭道:“哎!我原先還以為她和寶玉乃是良配。但是沒有想到這黛玉是這等脾氣,不過她是敏兒的獨女,林家的嫡女,有傲氣也不是壞事,先看看她和寶玉相處的情形再說吧!”

王夫人聽了隻得應了。

黛玉隨著三春和寶釵等人在花園裏逛著,因著先前黛玉的冷臉,三春的丫鬟們都是小心異常的跟在幾人後麵抬。三春互相看了一眼,再想著這林表妹(表姐)在老太太麵前都敢發作寶玉,可知道這性子了。隨即說話也小心起來。倒是寶釵,從前見過黛玉一麵,覺得她為人並不驕縱,如今看她在賈府突發冷傲起來,心裏有些驚奇,但也讓她細思賈府中的人和事,真有許多不著調的。但她隻是個親戚,而這親戚關係還不及黛玉與賈家近,她也不便多說什麼,況且她也不是好管他人事的性子。因此,寶釵和黛玉也就著花木搭兩句閑話,三春見了,慢慢插幾句話,一時間氣氛倒也緩和。

佳木蒼翠,奇花異草眾多,假山堆砌卻如天然般,其上綠苔成斑,藤蘿蜿蜒,更有一清流從石縫下流出蜿蜒至花木深處。

黛玉看著這番美景,暗歎賈家真不愧是世家,就看這園子,便是富貴不少清雅。但是園子的主人們一代代下來,清雅僅落在幾個女孩子身上,男人們一個個齷齪得如同那花叢底下的爛泥,半點氣概都沒有了!這富貴想久長真是難了!

將花園逛了一圈,黛玉看了看荷包裏的懷表,對著四人說道:“時辰不早了,我也該告辭了。姐姐妹妹們若無事,可去我家做客。我去向外祖母辭行,二姐姐、薛姐姐,兩位妹妹,你們是接著再逛呢,還是隨我一道去外祖母那裏?”

寶釵搖搖頭說:“我便不過去打攪老太太了。林妹妹若是再來府裏,可我姐姐住的院子裏玩耍,若是有空,我定去府上拜訪妹妹。”

三春自然不能像寶釵那樣離開,便和黛玉一起回轉到賈母的院子裏。

此時王夫人不在,賈母也歇了一覺。見黛玉辭行,挽留了半響,但是黛玉說的話句句在理。便叮囑了幾句來日再過來賈府的話後,便放了黛玉離開。

安媽媽和雪雉被幾個婆子留在穿堂一偏廳裏歇息,幾個婆子陪著說話。一番對話之後,安媽媽說的少聽得多了,而雪雉自然也是多聽少說。不多時,安媽媽已經無比的鄙視賈家的主人家了,奴仆都是如此的放肆,可見主人的無能和府裏的混亂了。好不容易等來小丫鬟傳話說姑娘要回林府去了,連忙和雪雉起身隨了小丫鬟去了。

馬車向東緩緩行駛,慢慢駛過榮府及寧府的門前,黛玉透過車紗看到寧府大門台階處坐著的一排攀附之人,歎息著收回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