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程家雖是大富特富,但人家也是正正當當的幾代人就開始發起來的家,又沒有偷摸搶的做壞的來的。
閑間,飯菜也開始上桌了,大家就顧著吃飯,也沒人再多話了。
村裏的尋常席麵,中規中矩的不好不差的,就是八個菜,四葷四素。
四葷有一盤胡瓜炒肉,一盤紅燒鯉魚,一盤豆子燒雞,一盤紅燒鴨肉。
四素有一盤茄子炒長豆,一盤清炒絲瓜,一盤蔥拌豆腐,一盤清炒茼蒿。
請的是十裏八村專門給人辦席麵的大勺,味道還可以,當然比自家做的味道要全乎些。
宋秋挨個嚐了嚐,這菜炒的都還行,比她奶做的好吃,起碼這胡瓜炒肉就不是柴的。
到底是專門整治席麵的大勺,這炒菜的手藝也是老道的。
嚐過了這些菜,宋秋對自己的手藝有了些許信心。
吃過席,各回各家,宋秋就和正好也吃了晌飯的張梨花一起往山上去撿山菌去了。
張梨花長這麼大,一回席都沒有去吃過,少不得拉著宋秋問東問西。
“阿秋,菜花嬸家今兒這席辦得怎麼樣?都好吃吧?”
“還行,有肉有雞有鴨還有魚。”宋秋評價中肯。
張梨花聽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聽著就好吃,可惜啊,本來像我外公家辦酒我就可以去吃席的,但我外公家離得遠啊,過年都去不了的,想吃個席真難啊!”
十裏八村的風俗,若不是頂實的親戚,去別人家吃席最多去兩個,大人都不夠去的,哪裏輪得到輩兒?
張梨花也不是饞酒席,就是饞那個熱鬧,和葷腥。
宋秋看著,便將今兒在席上聽村長婆子的事了,“等二十二,咱們一起往程家莊去,流水席,你想怎麼吃就怎麼吃,還可以看戲呢!”
這不吃白不吃的事,想來鄧奶奶也不會管著梨花。
張梨花一聽就亮了雙眼,瞬時就迫不及待了起來,恨不得明兒就是二十二。
“這敢情好啊!去吃席,正好還能見見我爹我娘。”
正是農忙,她爹娘已經好久都沒有回過家了,她都想他們了。
眼下剛近旬中,離二十二還有好幾呢,還是眼前的事要緊,著上了山,兩人就認真撿起山菌來。
下午也有發出來的山菌,或者早間沒有撿到的,貓在樹蔭底下,大都還算水靈,有些蔫了不好看的,也沒關係,照樣撿了,用來做幹山菌也行的。
撿了兩片山,背簍裝了差不多大半背簍,太陽也開始下山了。
裙子掃來掃去的,惹了不少的巴虱子,拖在裙子上,看著嚇人得緊,
兩個人下山下了一半,就幹脆坐在一處開始摘起裙子上的巴虱子來,摘不到的地方,你給我摘我給你摘的,還真是弄了好半晌,才清理幹淨。
等巴虱子都弄幹淨了,宋秋和張梨花這才背好背簍,繼續往山下去。
------題外話------
收藏可以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