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嬤嬤便好生養胎,直待生產後再說。
臘月中,楊大連和喜妹兒在外院熱熱鬧鬧的辦了喜事兒,休了三日婚假,便即來向宋秋請行。
宋秋聽得他們不等過年願意現在就趕路去春河鎮,也是詫異。
楊大連回笑道:“小的跟喜妹兒一起,在哪兒都是過年,早點換陶老弟回來,他能在家過個年,也好早點回來忙活自己的婚事。”
聞言,宋秋也沒有多留,準了楊大連兩口子明日就啟程的事,並交代了楊大連,等陶東成回來,順便將棉花給帶回來。喵喵尒説
喜妹兒去了,可以替棉花管著茶棚那一攤兒,棉花跟著回來,到時候好安排,宋秋是一個人手都不想浪費的。
說到人手,宋秋沉靜下來一天,就窩在繡樓二樓裏,身下坐著暖和舒服的絨毯,手裏抱著湯婆子,看著書案上的一張紙。
有些腦子裏怕想漏的,她這會兒將手裏頭正待用的人手都一一寫了下來,看著人名,也能更清楚的規劃。
她計劃正月底便即再次出門往清平府那邊去,在八月婚事之前,怎麼著也要再開張至少三家客棧的。
三家客棧,需要的人手就不少,別的好說,最主要的,就是掌櫃和掌勺。
黃七,六子,也還差一個掌櫃呢。
黃七的媳婦月兒可掌勺,也還差兩個。
宋秋眼神在紙上的人名之中不斷的掃來掃去。
人名對的上,還得看看人才行。
是了,莊子上黃七那幹人,可做事的還有二十二個人呢,且去看看,幾個月下來,都有些什麼不同,再當場做些考慮。
這般想著,宋秋當下起了身,吩咐紅棗先去前院遞話,安排車。
等她收拾妥當,穿上厚實的披風出出去,馬車已經等在外頭了。
年關事情多,杜傳福這個管家走不開,不能陪著宋秋一起,是以特意安排了兩個拳腳好的家丁跟著。
宋秋便帶了黃桃一起,坐上了馬車,往黃家村去。
月初下了兩場小雪,沒幾天就化了,這幾天天氣好,日日都是晴天,雖有寒風吹著,但也叫人覺得還算暖和。
天晴路便好走,沒用上一個時辰,就進了黃家村。
一路到了梨樹溝,進了莊子。
林德生見姑娘來,趕緊吆喝了馬氏打開正堂,準備茶點。
莊子上人多,日日都有人做灑掃的,正房雖一直沒人,但也常打掃著,一點灰塵沒有,開門就能坐的。
宋秋下了馬車,也不忙往小院去喝茶歇著,坐馬車來的,也不累,正好抻抻手腳,便在莊子裏先逛起來。
莊子上的一應出產都是有王貴莊管著,他是老莊稼把式,勤快得很,那是除了吃飯和睡覺,一點都不想歇著,將莊子裏這些個菜啊畜牲啊伺候的是妥妥當當的。
開春買回來的那些豬崽眼下頭頭都長得肥頭大耳的,十幾頭羊也長得健壯,至於雞鴨這些,更是長得好,下得的雞蛋和鴨蛋吃都吃不過來。
至於菜園子,裏頭各種蔬菜也是長勢不錯,如今鬆山客棧,和大宅裏以及莊子上,都吃這些蔬菜,省了另買了。
。您提供大神樹洞裏的秘密的嬌娘發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