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在另一個時空非常盛行,但在這方世界微電影這種形式隻在國外存在,也不叫微電影,而叫短片。
所以王尚準備自己出一部微電影,上傳網絡,開創網絡微電影時代,打響自己的導演名聲。
王尚準備的微電影劇本時地球中國上排名前列的《希望樹》,講述的是一名支教老師來到雲南的偏遠小山村支教,他的到來給這些大山裏的貧困孩子帶來了希望。支教的三年裏,他義務支教,沒有工資,甚至靠朋友支助生活。並且在酒吧賣唱、賣CD,隻為給孩子買肉吃。
片中孩子們的質樸純真,天使般的麵容震懾人心。孩子們對支教教師的感恩之情更是催人淚下。
劇本已經寫好,王尚開始租借影視製作器材。
就在這個時候,一件震驚世界的消息傳來。
世界舞王—邁克傑遜去世了!
因心髒衰竭搶救不及而死。
邁克傑遜的死引發了全球性的悲痛,將近11億人觀看他的公眾悼念儀式的電視直播!生前原定於明年2月13日開始的人生最後一場演唱會,50場演唱會門票總數約100萬張門票在4.5小時內被銷售一空,但演唱會隨邁克傑遜的逝去未能如期開唱。
而他在華夏的粉絲也自發的組織大型的悼念儀式,總人數超過1個億!
王尚盡管才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但這幅身體留給他的記憶難免會影響到他,悲傷。這時,王尚突然想到另外一部微電影。
“不拍《希望樹》,我要拍《老男孩》!”
另一個時空的《老男孩》正是為了紀念邁克傑克遜去世而拍攝的,此時拍攝的話,非常應景。
《老男孩》講述了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不一樣的是,這部43分鍾的網絡短片一經上線,以“病毒式”傳播速度席卷整個網絡,“青春”、“夢想”引發60-80們懷舊情緒集體爆發,“淚流滿麵”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觀影感受。
微電影的前半部分充滿了懷舊和搞笑元素,吉他彈唱、跳MJ的舞步、追求班花這些校園段子;《花仙子》、《小芳》、《十六歲花季》、《水手》、《星星點燈》、《billiejean》這些老歌;磚頭似的老式收錄機、BP機、掌上遊戲機這些老古董……無一不勾起60-80後一代人的集體追憶,幾乎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
它在網絡上的成績也非常瘋狂,短短的半個月,該片的在線播放量已經達到4700多萬(尚不包括下載離線收看以及其他方式轉發)。對於一部缺乏商業運作的網絡短片,這樣的傳播速度,也隻能用“瘋狂”來形容了。
想到此,王尚不再租借器材,而是急衝衝趕回家寫劇本。
……
就在王尚呆在家中專心編寫劇本的時候,娛樂界開始流出了一段信息:“被魔都傳媒學院開除的王尚編寫了一份電視劇劇本,已經和大唐國際簽約,目前正在籌備拍攝工作。”
這消息一出,原本開始不再關注王尚與魔都傳媒學院恩怨情仇的媒體再次興奮雞凍了。
“不但沒有被壓垮,而且還高調的寫劇本賣出去了?”
這條消息是大唐國際故意泄露出去的,為的就是將這事再次炒熱。
果然不出所料,媒體再次雄起,紛紛跑到大唐國際大廈的樓下堵人采訪。
大唐國際先是‘莫名其妙’,然後迅速作出反應,積極應對,舉辦了一個大型的記者招待會。
當場一共來了一百多位的記者,有一半是魔都各大媒體的記者,外地的媒體記者也來了不少。
北方都市報記者站起來,對著大唐國際新聞發言人楊磊問道:“王尚在學校的時候,就有了強女幹女老師的前科,為什麼大唐國際敢接受他的劇本?不怕民眾不買賬?”
楊磊裝萌賣傻地反問道:“王尚有強女幹女老師的前科?我不知道啊?有證據麼?如果沒有證據就不用說了。”
楊磊也知道有一份錄音證據能夠為王尚正名,不過按照計劃暫時先不放出來,等輿論再火一點再發出來。
北方都市報記者繼續尖銳糾纏道:“你的意思是說魔都傳媒學院是在愚弄大眾?”
這句話一下子就把大唐國際推到了魔都傳媒學院的對立麵,其他的記者聽到這話,眼神發出精光,猶如打了雞血一般。
作為大唐國際這家大公司的新聞發言人,楊磊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輕飄飄一句抵過去:“我沒有對魔都傳媒學院做出任何的評價,因為關於王尚與它之間的事完全含糊不清,我不予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