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記者——付雲(1)(2 / 3)

守門的說:“找領導,可以呀,領導在台上開會呢。你買了票,進去了,就能見到了。”

正說著,門廳裏麵出來一個人,喊著說:“怎麼了,怎麼了?”

守門的說:“抓了個不買票的,還冒充記者。”

那人看了看付雲,說:“你是付記者吧,你來過的,我見過,我是保衛科的張科長。他們有眼不識泰山,衝撞了你。對不起了。”回頭對守門的說:“長著狗眼睛呀,連付記者也擋。還不快給付記者賠禮道歉。”兩個保安忙忙地溜走了,守門的看著付雲,臉上的白斑尷尬地扭動著,嘴皮也一跳一跳的,道歉的話似乎不好出口。突然,“通”的一聲大響,是放禮炮了,接著又是幾聲,在山穀裏混響著,悶雷一樣。再接著是一陣鞭炮聲,劈裏啪啦的,還有掌聲,歡呼聲。

張科長陪著笑說:“付記者,開幕式開始了,快進去吧。”又對守門的說:“回頭我再收拾你。”

張科長陪著付雲到會場上時,副市長的致辭快結束了:……旅遊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黃金”產業。希望桃源鎮搶抓一切有利機遇,進一步開發好以桃花、林果業等為龍頭的旅遊資源,做大旅遊產業,發展旅遊經濟,造福一方百姓。

接著是桃花源旅遊開發區總經理萬正雄上台了,萬正雄是個黑胖子,黑臉上還有幾處紅疤痕。紅疤痕大概是被火燒留下的。前一段,大概是半年前吧,在全市都傳瘋了,萬正雄在屋裏睡覺,被人半夜放了一把火。他沒有給燒死,倒把同睡的情婦給燒死了。燒死的情婦就是桃花源有名的桃花仙子,長得比桃花還俊俏。就都說,這家夥不僅命大,桃花運也大。

萬正雄一上台,下麵就是一陣嗡嗡的議論聲。萬正雄大概也感覺到了,說話磕磕巴巴的,拿著個稿子,念的還不順溜。說了歡迎的話,說桃花節期間,還將舉辦花車遊行、文藝表演、棋牌大賽、攝影展、相親大會、賞桃花,品美食等活動。廣大遊客可以看桃花燦爛,感受到秀美田園風光、風土人情以及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

突然,下麵起了一陣騷動。有人高聲喊著罵:“萬正雄,你個斷子絕孫的,我們連家都沒了,你在這裏說光趟話。”還有幾個人要往台上撲,台下起了一陣騷動。看樣子是早有準備,一群保安跑過去,三下五除二,就把幾個人都按倒,拖出去了。那些人邊掙紮,邊喊著,罵著。聲音漸漸地小了,聽不見了。人們都議論,說那是幾個從桃花源搬遷出去的農民來鬧事。他們本來就住在這個山溝裏,山溝裏的桃樹也是他們栽的。為了搞旅遊,把他們全搬遷出去了。付雲覺得這樣的事應該是個新聞,按老總的話說,是人咬人的事,但付雲沒有拍,這樣的事,拍了,電視台也不會播。

看著幾個農民被拖出去,拉走了。人們嗡嗡地議論了一陣,目光還是回到了台上。這樣的事,大家都見多不怪了。

台上的萬正雄不知啥時候已經不見了。報幕員匆匆上台說:“文藝表演現在開始。”

震耳的音樂響了,一群打扮成桃花一樣的姑娘跑上台,花枝亂顫地扭起來。她們身上幾乎全露著,桃樹杆子一樣。台下的人都嗷嗷地叫好。

付雲沒拍台上,調轉攝像機,拍台下的觀眾。觀眾有組織來的方隊,還有些遊客。遊客們散亂地圍在遠處,方隊都在正台前,有學生方隊,職工方隊,還有青衣青衫的和尚尼姑道士方隊。這些和尚尼姑道士應該都是山上廟宇道觀裏做事的。付雲知道,他們並不全是真正的和尚尼姑道士,大多是臨時招聘來的。景區裏蓋了那麼多的廟宇道觀尼姑庵,不能讓空著,得有和尚尼姑道士在裏麵,就招了些男女來,扮作和尚尼姑道士。也算是景區裏的一道景觀。就像景區裏的那幾戶農家一樣,也都是招聘來的人裝扮出來的。模仿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裏的農人,都穿著古代的粗布長衫,養雞喂鴨,推碾子搡磨的。也是一道景觀,為的是招徠遊客。原來真正的農家人,反而給搬遷出去了。

袁茵就在這裏做尼姑,付雲用攝像機鏡頭在尼姑方隊裏來回掃了兩圈,還是沒發現她。她去哪裏了,也許是留在庵裏看門了。付雲想,一會兒到庵裏去看她。

接著是一個西裝革履的人上台,朗誦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林盡水源,便得一山……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複得路。……後遂無問津者。”朗讀者是電視台的播音員,付雲認識。他用憋出來的男中音讀得聲情並茂、抑揚頓挫,台下也有人隨聲附和。其他人不知聽懂聽不懂的,有的搖頭晃腦,有的靜聽沉思。

付雲也認真地聽了,想了許多。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是有“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可以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自己呢,一無所有,隻能仰人鼻息了。

付雲正想著,台上唱起了《今天是個好日子》。接著又是舞蹈。接著是表演唱。接著又是舞蹈。下麵的觀眾也沒了多少興趣,開始漸漸地散開了,方隊散亂了,遊客也三三兩兩的看桃花去了。付雲簡單地取了幾個鏡頭,就收起了攝像機,走到人群外麵,站在一樹桃花下麵。這一樹桃花還沒完全開放,光光的枝子上,點點粉色的花苞,看著不像桃花,倒像是梅花。有一條枝子彎曲得厲害,更像是梅花。付雲剛想拿相機拍下來。有人問話:“拍完了?”是袁茵的聲音。付雲抬頭一看,果然是袁茵,青衣青帽,一身尼姑打扮,隻是沒有剃光頭。

“我找了半天,沒找見你。”付雲說。

“亂花迷眼了吧。我早看見你了。”袁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