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魏天亮沒考上大學,回村裏了,種地、打工,後來又學了個駕照,給景區開旅遊車。“濕褲子”石傑也沒考上大學,但他父親花錢送他進了大學,畢業後,接替父親當了公司的老總,人仗錢勢,錢助人威,他早就沒有了尿褲子的稀鬆,而是一副呼風喚雨架勢。也許是為了改變當年的形象,他還把幾個同學都安排到他的公司做事。同學們當麵石總石總地叫著,私下裏說起他,還叫他“濕褲子”。一個男人,當眾做了稀巴事,當真是一輩子也抬不起頭。
魏天亮不想也被人叫“濕褲子”,他夾緊了兩腿,把尿壓回去了,但心裏的恐懼卻壓不住,一波一波地湧上來,把他的心思全淹沒了。稍稍穩住了心神,他就想,得找個機會跑出去。
他身旁就有個車門,一開車門就可以跳下去。不過,車停在懸崖邊上,跳下去站不穩的話,有可能會掉下懸崖。掉下懸崖,有可能摔死,或者摔斷胳膊、摔斷腿。真要是摔死了,還不如給槍打死,利落一些。胳膊腿兒斷了,活著也沒意思了,不能養家,還得叫家裏人伺候著。
他有個堂哥,在外麵建築工地上打工,不小心從樓上摔下來,命保住了,腰卻給摔斷了。在醫院裏住了大半年,也沒治好。腰以下都失去了知覺,站不起來了,隻能坐輪椅。工頭給賠了些錢,就不再管了。堂哥沒法種地、沒法打工,在家裏坐吃山空,工頭賠的幾個錢很快就花完了。錢沒了,婆姨也走了。婆姨走不光是因為錢,主要是堂哥的腰壞了,做不了男人。婆姨年輕,守不住,怨不得人家。就是苦了家人父母。弟兄姊妹,幫著照顧了幾天,就不見了蹤影。父母沒辦法,隻能伺候他。他屬於高位癱瘓,大小便都沒辦法送,時常還大小便失禁,父母就給他收拾。三十大幾的人,還叫父母給抓屎抓尿的,看著真不是個滋味。村裏人看不下去,都盼著他早早死了的好。父母疼兒子,沒有那樣想,但兩個老人都六七十歲了,又都受苦受累的,身體不太好,有一天走了的話。他還咋活?
魏天亮想,自己決不能那樣活著。那樣活著,真叫生不如死。這樣一想,他才沒有貿然跳車。
想到跳車,他才想到自己是這輛車的司機。按規矩,車上出了事,司機是不能丟下乘客,提前跳車跑的。這個規矩好像是國內國外都有,飛機上的機長、輪船上的船長也都一樣。飛機出事了,機長和駕駛員是不能跳傘的,輪船出事了,船長也是不能提前上救生筏的。魏天亮這會兒覺得,這樣的規矩不知是誰定下的,這個規矩很可惡,定規矩的人也很可惡。但既然有這樣的規矩,就得遵守。不然的話,就要吃官司,就會受人唾罵。唾沫星子也是能淹死人的。前幾年,汶川地震,有個老師沒管學生,自己第一個跑出教室。盡管學生一個都沒死,但全國上下都在罵他,說他是“最無恥的教師”,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範跑跑”。學生們對他冷眼相看,甚至一個非常崇拜他的學生都寫信罵他沒有師德。學校裏的老師譴責他,校長通知他不需要上班了,記者們也抓住他不放,不斷地找他采訪他。那個老師辯解說,老師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但《教育法》並沒有規定在地震時,老師一定要救學生,他跑了,沒有違反國家法規。還說,他自己也怕死,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隻有為了女兒他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母親,他也不會管的。他做出那樣的事,又說出這樣的話來,罵他的人更多了。他是把命保住了,但以後再想找工作,再想在社會上混下去,就難了。
高中畢業,魏天亮沒考上大學,回村裏了,種地、打工,後來又學了個駕照,給景區開旅遊車。“濕褲子”石傑也沒考上大學,但他父親花錢送他進了大學,畢業後,接替父親當了公司的老總,人仗錢勢,錢助人威,他早就沒有了尿褲子的稀鬆,而是一副呼風喚雨架勢。也許是為了改變當年的形象,他還把幾個同學都安排到他的公司做事。同學們當麵石總石總地叫著,私下裏說起他,還叫他“濕褲子”。一個男人,當眾做了稀巴事,當真是一輩子也抬不起頭。
魏天亮不想也被人叫“濕褲子”,他夾緊了兩腿,把尿壓回去了,但心裏的恐懼卻壓不住,一波一波地湧上來,把他的心思全淹沒了。稍稍穩住了心神,他就想,得找個機會跑出去。
他身旁就有個車門,一開車門就可以跳下去。不過,車停在懸崖邊上,跳下去站不穩的話,有可能會掉下懸崖。掉下懸崖,有可能摔死,或者摔斷胳膊、摔斷腿。真要是摔死了,還不如給槍打死,利落一些。胳膊腿兒斷了,活著也沒意思了,不能養家,還得叫家裏人伺候著。
他有個堂哥,在外麵建築工地上打工,不小心從樓上摔下來,命保住了,腰卻給摔斷了。在醫院裏住了大半年,也沒治好。腰以下都失去了知覺,站不起來了,隻能坐輪椅。工頭給賠了些錢,就不再管了。堂哥沒法種地、沒法打工,在家裏坐吃山空,工頭賠的幾個錢很快就花完了。錢沒了,婆姨也走了。婆姨走不光是因為錢,主要是堂哥的腰壞了,做不了男人。婆姨年輕,守不住,怨不得人家。就是苦了家人父母。弟兄姊妹,幫著照顧了幾天,就不見了蹤影。父母沒辦法,隻能伺候他。他屬於高位癱瘓,大小便都沒辦法送,時常還大小便失禁,父母就給他收拾。三十大幾的人,還叫父母給抓屎抓尿的,看著真不是個滋味。村裏人看不下去,都盼著他早早死了的好。父母疼兒子,沒有那樣想,但兩個老人都六七十歲了,又都受苦受累的,身體不太好,有一天走了的話。他還咋活?
魏天亮想,自己決不能那樣活著。那樣活著,真叫生不如死。這樣一想,他才沒有貿然跳車。
想到跳車,他才想到自己是這輛車的司機。按規矩,車上出了事,司機是不能丟下乘客,提前跳車跑的。這個規矩好像是國內國外都有,飛機上的機長、輪船上的船長也都一樣。飛機出事了,機長和駕駛員是不能跳傘的,輪船出事了,船長也是不能提前上救生筏的。魏天亮這會兒覺得,這樣的規矩不知是誰定下的,這個規矩很可惡,定規矩的人也很可惡。但既然有這樣的規矩,就得遵守。不然的話,就要吃官司,就會受人唾罵。唾沫星子也是能淹死人的。前幾年,汶川地震,有個老師沒管學生,自己第一個跑出教室。盡管學生一個都沒死,但全國上下都在罵他,說他是“最無恥的教師”,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範跑跑”。學生們對他冷眼相看,甚至一個非常崇拜他的學生都寫信罵他沒有師德。學校裏的老師譴責他,校長通知他不需要上班了,記者們也抓住他不放,不斷地找他采訪他。那個老師辯解說,老師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但《教育法》並沒有規定在地震時,老師一定要救學生,他跑了,沒有違反國家法規。還說,他自己也怕死,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隻有為了女兒他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母親,他也不會管的。他做出那樣的事,又說出這樣的話來,罵他的人更多了。他是把命保住了,但以後再想找工作,再想在社會上混下去,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