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演出隊(1 / 2)

“你比方說,唱《坐寨·盜馬》‘喝罷了(白大爺這第一句就沒在調門上)杯中酒換衣前往’這才成。”

我在旁邊笑著說:“白大爺,您別教了。”

“怎麼了?”

“知道的是您耳音背五音不全,不知道的,以為您不給孩子真東西呢。”

老頭也樂著說:“別挨罵了。”

一天晚上,我和寶豐先生、杜國芝、戴誌誠、鄭健聚在一起打撲克,不敢高聲,連去廁所也忍著,怕出來進去讓老先生們知道挨批評。忍到夜裏一點半,我們幾個人躡足潛蹤來到廁所,還低聲互相囑咐:“輕著點兒,別讓常老師聽見。”剛說到這,就聽裏麵寶霆先生:“別讓誰聽見?記住了,明還有場呢。”得,讓老先生抓了一個“現行”。我們一直玩到天亮,這時候戴誌誠和鄭健沒馬上回屋睡覺,來到招待所樓下,對準了他們師父伯祥先生窗戶使開了:“走大紅橋……楊村蔡村……”沒說幾句,伯祥先生一開窗戶衝著倆徒弟:“別裝蒜了,趕緊回屋睡覺去。”像這樣好玩的事,如今總能勾起我美好的回憶。

經由蚌埠、蕪湖、桐城、阜陽,我們一路來到了上海,來到了這十裏洋場。在演出之餘我們就把杜國芝的愛人、寶豐先生的愛人和我的愛人接到上海,就算是這“探親”。寶霆先生和白大爺還花錢請了這三位“夫人”去吃了西餐,也是令我們很感動。

離開上海以後,我們又到了福建。這也是當時我們沒有經驗,當地人日常講的是閩南話,對普通話的相聲比較陌生,一個容納一萬兩千人的體育館開演以後才賣出去兩千多張票。記得白大爺看到當時場景的時候,做了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哎喲,我的爺爺,這是小蝦米遊西湖呀。”您就知道我們演員與偌大個體育館的懸殊了。

那一晚,演出效果可想而知,但後台卻發生了一段小趣聞。久居福建的相聲老前輩陶湘九先生來看望我們,他與白大爺久別重逢,在後台手拉著手就熱情攀談起來。書中暗表,這老爺倆可都是耳背重聽,他們之間聊天對話的內容就讓人啼笑皆非了。陶老問:“全福,你們什麼時候來的?”白大爺回答:“我今年63了。叔,您身體還挺好呀?”陶老回答:“這南方天熱。”這一晚上,老爺倆聊得熱火朝天,可沒一句挨著,給旁邊的人樂壞了。由此,我們親身感覺到了相聲《學四相》裏“聾子打岔”的幽默感,也許這就叫“功夫在詩外”。

我們由福建來到了浙江金華,這次演出與在福建大相徑庭,售票情況非常好,加場若幹次。我們就這樣邊演邊回天津了。這一天,到了藤縣,在上午,演出隊按照團裏的指示,組織大家學習實事政治念報紙,然後大家談感想。輪到白大爺發言了,大家聚精會神聽他說:“組(zū)織上把咱們放出來演出……”

“你比方說,唱《坐寨·盜馬》‘喝罷了(白大爺這第一句就沒在調門上)杯中酒換衣前往’這才成。”

我在旁邊笑著說:“白大爺,您別教了。”

“怎麼了?”

“知道的是您耳音背五音不全,不知道的,以為您不給孩子真東西呢。”

老頭也樂著說:“別挨罵了。”

一天晚上,我和寶豐先生、杜國芝、戴誌誠、鄭健聚在一起打撲克,不敢高聲,連去廁所也忍著,怕出來進去讓老先生們知道挨批評。忍到夜裏一點半,我們幾個人躡足潛蹤來到廁所,還低聲互相囑咐:“輕著點兒,別讓常老師聽見。”剛說到這,就聽裏麵寶霆先生:“別讓誰聽見?記住了,明還有場呢。”得,讓老先生抓了一個“現行”。我們一直玩到天亮,這時候戴誌誠和鄭健沒馬上回屋睡覺,來到招待所樓下,對準了他們師父伯祥先生窗戶使開了:“走大紅橋……楊村蔡村……”沒說幾句,伯祥先生一開窗戶衝著倆徒弟:“別裝蒜了,趕緊回屋睡覺去。”像這樣好玩的事,如今總能勾起我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