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付出不會被辜負一樣,你讀過的書、學到的東西都將化作無形資產,藏在你的氣質裏,附著在你的閱曆上。然後在最恰當的時候發揮作用,助力你的人生和夢想。

所以,越是一窮二白的時候,我們越該讀書。

沒有錢已經很慘了,要是連知識也沒有,還不懂得上進,那人生就基本沒啥指望了。

3. 物質匱乏時,要保證精神世界不荒蕪

我最窮的時候,應該是生病在家那兩年。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像寄生蟲一樣依靠著年過半百的父母生活。如果一定要說成績,大概就是寫了一部非著名言情小說。

寫作是一種思維輸出,輸出的前提是輸入,而思維輸入,靠的正是大量閱讀。

為了打發難熬的時間,我下載了幾百部經典網絡小說,將辛夷塢、顧漫和南派三叔等一些大咖的作品讀了個遍。

慢慢地,自己的故事也就有了輪廓,等我開始動筆的時候,病痛也因為心有寄托而被刻意看淡了好幾分,心情竟也莫名其妙地好起來。

所以你看,即使讀的是“閑書”,換個角度換個方式,我們照樣可以從中找到人生的支柱力量。

人在物質匱乏時,精神通常也會隨之萎靡下來。此時的讀書或許不能讓你找到快速的生財之道,但你可以通過閱讀豐富內心,保證精神世界不荒蕪。

三年過去了,貧病交加時寫下的那個故事,如今也被編輯看中,有了些微不足道的價值。雖然很小很小,但我十分感激當時那個拚命看書的自己。

書中的黃金屋與顏如玉,往往需要時間來醞釀,需要你耐住性子一頁一頁翻,一點一點去努力。

4. 為什麼要在貧窮時多讀書

讀書與變得富裕之間,有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其實真不見得,畢竟這個社會,多的是不學無術的土豪和清貧的飽學之士。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在貧窮時多讀書呢?

當你還是個窮人,要為了生存四處奔波時,讀書就是富養自己的最經濟方式。

多讀幾本書,你會知道世界有多大,視野更開闊。永遠心懷希望,才不至於被眼前的局勢困住;

多讀幾本書,你看問題的思維會轉變,腦筋也會更靈活,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會有所改進,擺脫貧窮的籌碼可能也會增加幾分;

多讀幾本書,在為衣食住行勞碌的每一個日子裏,都為內心點上一盞燈,照著前進的道路和方向,不迷茫,也不迷路。

這,就是為什麼人窮該多讀書的答案。

就像付出不會被辜負一樣,你讀過的書、學到的東西都將化作無形資產,藏在你的氣質裏,附著在你的閱曆上。然後在最恰當的時候發揮作用,助力你的人生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