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血染的風采(1 / 3)

特區和香港交界處的中英街,憑借“一街兩製”帶來的差價和貨源優勢,創造了“購物天堂”的商業奇跡,名震一時。

尤其黃金飾品,堪稱當之無愧的搶手貨。

國內物價飛漲,這裏黃金價格遠低於國內市場,還有香港市場上的最新款式,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和遊客蜂擁而至。

零距離體驗資本主義的**生活和消費方式,所有人都大包小包的滿載而歸。張鐵城不僅花光了章程昨晚給的一千港幣,為了多買些南濱老家買不到的東西回去送人,甚至把吳秀蘭和章琳的那兩千也花得一幹二淨。

回來一看,章程才發現他淨買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10港元一袋的ri本味丹,也有叫味素,其實就是味jing,一買就是五十袋。10港幣一把的雨傘,10港幣一米的布料,10港元一瓶的李錦記特鮮醬油……簡直從十元店回來的。

都是被物資匱乏、供給不足給害的,讓堂堂一個副處級公安分局局長,像女人一樣滿大街掃便宜貨,章程五味雜陳,一邊幫他收拾打包,一邊問道:“張伯伯,這些回去夠不夠分,如果不夠明天再去買點。”

“夠了,足夠了。”

張鐵城放下味jing,接過丁文明遞上的香煙,一臉不好意思地說:“三兒、文明,這次真麻煩你們了。買東西的錢算我借的,回頭從通行證的創收款裏扣,反正是帶回去當福利分的,算不上以權謀私。”

不等章程開口,顧紅霞便假作生氣地說:“張局,您這話就見外了!三兒和文明都是您的晚輩,又都在特區創業,不但要孝敬您,還要盡地主之誼。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他們將來回老家後還有什麼臉見您?”

“紅霞,一碼歸一碼,要真是見外我還能住這兒?早住旅社去了。孩子們賺錢不容易,我不能公私不分。”

這個錢章程當然不能要,誠懇真摯地說:“張伯伯,我在老家滿大街賣煙和倒彙時,分局上上下下沒少照顧。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份恩情三兒一直銘記在心,如果您真沒把我當外人,那這些東西就當是我送給老家那些叔叔伯伯的。”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張鐵城也不再堅持,大手一揮:“好吧,既然是你的一番心意,那我肯定幫你一一帶到。”

緊接著又感歎道:“跟愛國不一樣,我沒當過兵,天南地北的沒幾個朋友。這一趟出來算明白了,不管到哪裏還是有個家鄉人,有個朋友好!”

一邊是分局,一邊是自己的侄子和兒子,丁愛國夾在中間不知道該說什麼才是,幹脆岔開話題,一臉好奇地問:“三兒,為什麼中英街的香港人管人民幣叫‘人仔’,管港幣叫‘港紙’?”

這個問題還真有點大,章程略作沉思了片刻,解釋道:“‘人仔’就是指人民幣堅挺,值錢;‘港紙’是指港幣不值錢。這跟多少年一成不變的牌價彙率有關,可以說它改變著特區和香港普通家庭的ri常生活。

不過在我看來港幣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角sè,並非他們所說的那麼不值錢。我給您舉個列子,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從香港公幹回來一次可免稅購買兩大件六小件,香港付款特區提貨,20寸的樂聲彩電2400港幣,按牌價彙率折合人民幣還不到800元。但在國內商店,同樣的彩電至少要2400元人民幣,而且還要指標,您說港幣到底值不錢?”

看著父親恍然大悟的樣子,丁文明不甘人後地補充道:“在特區,港幣的確沒有外彙券走俏。這並不是因為港幣真不值錢,而是絕大數沒機會去香港的人想買到緊缺電器,隻能用外彙券去購買。相比之下,港幣能購買的商品隻能算小兒科。”

張鐵城也反應過來,連連點頭道:“我說中英街上為什麼沒賣電器的,原來是國家不允許啊。”

在他們這兩位局長麵前,“**犯”的父親張樹仁底氣不足,感覺沒插話的資格。於是和他愛人呂倩芳一樣,一回來就圍著小嘉輝轉,又是抱又是親,那親熱勁兒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親孫子呢。

兩天朝夕相處,解決了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