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百萬噸級油井大火瞬間被滅,埃米爾和首相等沒來現場的科威特高官不敢置信,當即要求再拿一口被點燃的油井做試驗,他們乘直升機馬上就到。
布爾甘油田的油井離得都很近,薩巴赫副首相環顧四周,挑了兩公裏外一口日噴油量達兩萬五千噸的巨型井。
當了近三個小時觀眾的供水團隊再次投入工作,在確保bg—44井供水的同時,利用現有管道把海水輸送到更大的bg—38井旁邊。
準備工作需要兩個半小時,章程和薩巴赫副首相的注意力仍集中在剛被撲滅的bg—44井上。
換掉壞井口,製住井噴,是滅火中最危險的一環!
雖說明火已被撲滅,但人必須貼近井邊,周圍又都是油湖,如果此時冒出一點火星,在井口工作的人一個也跑不出去。當“地獄戰士”親自帶領nb電氣消防員上去後,所有人都全屏息靜氣地揪起心,生怕舊火重燃。
先挖排油溝,盡可能縮小油湖。
再用沙子墊出一條路,噴水使地麵降溫,人和機械在水槍掩護下逐漸靠近,操縱挖掘機挖掉井口周圍像火山口似的油焦山,暴露井口。用剛組裝起來的長臂桅杆吊車,清理掉被燒得歪歪扭扭的井架,把長約5米的插入器插入井中,壓住油管和環隙。
最後換下被燒毀的井口,裝上新井口,注入泥漿封住井噴。
到處都是討厭的油雨油霧,消防員們下來時滿臉滿身一層黑。鼻子裏流出的是原油。嘴裏吐出的也是原油。睫毛都凝著油珠,一身黑亮再配上一對煙熏火烤而成的紅眼睛,活像一隻隻“黑兔子”。
埃米爾來了,首相來了,德國環境和自然保護部長迪特裏希,德國駐科威特大使阿貝爾,以及另外三家消防公司的負責人都來了,甚至還跟來十幾個扛著長槍短炮的媒體記者。
“地獄戰士”越幹越有勁。指著不遠處的bg—38井,扯著嗓子吼道:“小夥子們,那一口井至少頂5口,有真玩藝兒,把你們的大家夥開過去,幹掉它!”
總顧問就是總指揮,總指揮的話就是命令,“水母”羅伯特立馬命令收尾團隊繼續工作,大隊人馬和裝備迅速往bg—38井轉移。
正如“地獄戰士”所說,bg—38井相當於5口油井。火柱高達60多米,井邊的油焦山有半個足球場大。四周油湖達幾萬平方米,8處起火,滾滾濃煙如原子彈爆炸時的蘑茹雲,燃燒釋放的熱輻射極強,人和機械隻能靠近到距井口30米處。
工作環境更是糟透到極點,濃煙使周圍一片漆黑,要用8隻軍用探照燈照明。距火口尚有幾十米,便“熱”風刺骨,即使躲在掩體後,耐熱硬塑安全帽也被烤的變形。燃燒釋放出的劇毒硫化氫,不戴防毒麵具,幾分鍾便可致命。
周圍氧氣含量隻有20%,一會兒便上氣不接下氣。
在井口和周圍的火被滅掉後,油湖裏的火又使它兩次複燃。其中一次複燃中,燒傷了一個推土機手,被直升飛機立即送往醫院。
疲憊和焦慮一齊向消防員襲來,事關能否接到上億美元的滅火大單,誰也沒打退堂鼓,彼此對視了一眼,低下頭默默無語的接著幹。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最後一個火星終於被滅掉了,消防員和井噴控製人員全癱倒在地,累得走路的力氣都沒有,隻好用裝載機拉出。
一口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半個月才能撲滅的油井大火,幾個小時被控製住,真正滅火時間才幾十秒,無疑值得慶祝一番。
然而,看著裝載機鬥裏的一個個消防和井噴控製人員,人們沒有歡呼。
“紅色阿代爾,紅色阿代爾,我是水母,試驗結束,人員裝備是否撤回,人員裝備是否撤回?”
同樣累得精疲力盡的“地獄戰士”楞住了,遲疑了好一會兒才回道:“水母水母,我是紅色阿代爾,指揮權交還給水神,指揮權交還給水神,是否撤回由水神決定。”
說完之後,有氣無力的把對講機塞到章程手裏。
“水神水神,我是水母,試驗結束,人員裝備是否撤回……”
章程也沒有回答,而是把對講機轉交給德國駐科威特大使阿貝爾,讓他與正接受記者采訪的埃米爾和首相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