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芹回頭看一眼,若無其事地笑道:“我們三班倒,24小時都有人在開會。”
政府部門三班倒,這在bj城還真是件新鮮事。當乘自動扶梯趕到二樓,二人才發現接待他們的女幹部所言非虛。
麵積近2000平米的第一會議廳燈火通明,左邊是辦公區,右邊是展區。辦公區裏辦公桌和電腦桌一張挨著一張,近百位工作人員要麼在埋頭翻閱資料,要麼聚在一起低聲討論著什麼,開放式辦公,分不清誰是領導,誰是兵。
展區一分為二,緊靠大門這一擺滿了架子,架子上掛著令人眼花繚亂的申奧海報,十幾個長頭發,一看就是搞藝術的人,要麼抱著雙臂在架子前左看右看。要麼幹脆坐在地板上,交頭接耳的討論。
展區裏側是一排小房子,幾十個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在量量畫畫,他們身後的不鏽鋼小推車上,堆著一摞摞圖紙。
“李總,王總,休息區在那邊,要不二位先去坐會兒?”
這裏可是bj申奧的“心髒”,李彥軍可不想錯過這個參觀機會,忍不住問道:“柳同誌,我可以隨便看看嗎?”
令他倍感意外的是,柳芹居然嫣然一笑道:“可以,您二位是客人,除了研究室和‘助申委’的策略組之外隨便看。”
三班倒已經夠不可思議了,居然還允許自己隨便看,李彥軍將信將疑:“真的?”
“真的,”柳芹大大方方的伸出右手,作出一個請的手勢。
“那我就不客氣了。”
隨著“助申委”的到來,“奧申委”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
首先有了危機感,通過香港同胞和海外僑胞提供的資料,大家都知道了bj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其次是大開了眼界,通過一個星期的朝夕相處,大家才明白國際社會的運作方式是什麼樣的。
這些都給柳芹這個畢業於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帶來了一次巨大衝擊。讓她看到自己知識和視野的狹隘和淺薄。為了更好的去認識世界。去與世界溝通,她一反之前那隨大流的工作態度,極為禮貌地笑道:“二位請,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給二位介紹介紹。”
“不耽誤您的工作吧?”
“我的工作就是接待和介紹。”
她抬頭眼了一眼電子鍾上的時間,確認離幾位主任和助申委組長們散會還要一會兒,便陪著二人邊走邊介紹道:“這邊是宣傳部和助申委的文宣組,他們的工作量非常大。要準備中、英、法、德等十幾種語言的宣傳資料和《申辦報告》。
光《申辦報告》就分三大冊,18個部分,前17個部分包括國家和城市的特點、法律、海關入境、環保、財政、市場開發、比賽日程、體育場館、殘奧會、奧運村、醫療衛生、安全保衛、住宿、交通、技術、新聞和文化。
第十八個部分是保證書,其中有主席和總理的支持信,市長、體委主任的信,外交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等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70個賓館、飯店老總簽名的保證書,還包括28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的認證書等等,近200份。”
不聽介紹不知道,一聽介紹嚇一跳。李彥軍和王清這才意識到“奧申委”並非白拿工資,不僅要幹活。活兒還非常多。
看著二人連連點頭的樣子,正拿他們當小白鼠鍛煉自己介紹水平的柳芹。接著說道:“《申辦報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體育和城市建設等方方麵麵,是一部實實在在的反映bj和中國發展前景的‘百科全書’。資料主要來自國家有關部門以及bj市各廳、局。
宣傳部和文宣組的香港同胞們按照國際奧委會要求,對所以領域到2000年的規劃和目標要做具體地闡述。更重要的是要使國際奧委會委員相信規劃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比如體育場館和奧運村的建設須說明經費來源、提供方法、建設工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