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兩章合一(1 / 3)

雖然那北部的氣候太冷了些, 好多作物可能都種不了,這在多數百姓眼裏也是無法接受的一件事,但是對於那些從北地歸來的將士們而言, 卻是問題不大。

雖然那北地土著居民不多,但也還是有一部分的,他們在那裏待了幾年, 也與人家打過交道, 知道當地的百姓同樣是種地過日子,雖然不能種稻子了, 但是卻可以種土豆、小麥,還有玉米,照樣能填飽肚子。

而且這些作物又好伺弄,種起來可比水稻還簡單, 也不用擔心不好吃, 他們這次軍中軍糧有不少都是土豆、小麥加工出來的, 聽說是雍王府的世子帶人琢磨出來的新吃食,原本土豆、小麥的味道隻是一般, 但是經過加工製成麥麵、土豆粉啥的,再配上一些佐料, 那味道讓他們吃了恨不得將自己舌頭也吞掉!

所以就算日後天天將這些的東西當主食,他們也吃不膩。

但也不止於此,他們這次去了那沙俄,見那兒的百姓日子雖然過得沒他們精細, 但也不算差, 吃的都是那啥子的麵包,和他們在街頭買的饃饃不一樣,家境富裕的會塗點黃油, 他們也嚐過,有點吃不大習慣,但味道也還行,等他們到了北地,也可以學著人家那樣吃起來。

他們不是有多喜歡這樣的吃食,隻是發現這沙俄的日子雖過得不精細,但卻都長得人高馬大的,這讓大清的將士們著實羨慕,他們多是窮苦出身,以前在家時都不一定吃飽肚子,不少少年還是入伍後個子才抽條,長在那些沙俄人身邊就顯得有些瘦弱了。

他們心裏琢磨著,既然朝廷答應要分給他們不少田地,到時候他們也弄一個農場啥的,養上幾頭奶牛,讓他們的孩子日後多喝點牛奶,他們在軍中也聽過報紙報道,那牛奶是好東西,能補身子長個!

這樣他們的子孫日後也能長得人高馬大的,不用羨慕別人。

事情發展得比弘暉先前設想的還要簡單,對於大部分的將士來說,苦日子過多了,隻要稍微許他們一些好處,就足以打動他們,而弘暉給出的可不隻是一點點,是能扭轉他們子孫後代的新希望。

當即這些將士們,不少人都做好了決定,等回到家中後,一定要讓爹娘哥嫂們都跟著軍隊搬走,這次集體搬遷,朝廷還承諾了可以坐列車,官府不收車錢。

他們有把握能說服家中的親人,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這列車,若是放在以前,搬遷去那麼遠的地方,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返鄉的可能了,但是如今有了這列車就不一樣了,隻不過幾天的功夫,就能回到京師,若是他們在那北地混得不好,大不了再坐列車回來便是,反正他們在家鄉也沒什麼產業,幾乎沒什麼損失。

原本官員還覺得這遷民之事棘手,沒想到經過弘暉阿哥這麼一手後,事情頓時就變得簡單起來了,看到這麼多士兵都踴躍申請報名,一個個都拖家帶口的,隻怕要不了幾年,十四阿哥攻下的那塊土地上就會興盛起來。

至於弘暉阿哥許諾出去的那些東西,這些官員壓根都沒放在眼裏,更不會特意在皇上跟前阻撓,反而是積極促成,但這件差事最後卻不是落到弘暉手裏頭。

胤禩這幾年沉默下來,雖還如以前那般麵上總是掛著溫和神情,但身邊聚集的追隨者卻都散了去,而他自己似乎也對奪嫡之事不熱衷了,竟學著胤禛也深居簡出起來。弘暉不知道這個八叔在康熙那裏是不是徹底翻篇了,但是很明顯,康熙用胤禩還是很順手,一般工部的工程都是交給了胤禩,這次也同樣如此。

其實這件差事算不得什麼好差事,雖然官府撥下來不少銀子,但是建築材料大多數都是從弘暉手頭的幾個工坊出來,胤禩根本不可能動這裏麵的銀子,若不然很容易就被人察覺出不對勁,所以這差事是既辛苦又沒什麼油水。但是從另一個方麵來看,胤禩拿到這差事,總比沒有好,這朝中眾人更怕的是被上麵淡忘。

隻要皇上肯給你派差事,好好將事情辦下來,總會是有功勞和苦勞的,攢下來就成了升遷的資本,而若被皇上遺忘,一直坐著冷板凳,那才是朝中的尷尬人,而如今朝中的十三阿哥胤祥就是這樣的尷尬人。

胤祥一直與胤禛關係不錯,當初他們二人都是追隨廢太子胤礽,而在胤礽“一廢”期間,胤祥被牽涉其中,同樣遭了康熙厭棄,雖然很快就被放了出來,但是在康熙跟前卻大不如從前,這些年一直坐著冷板凳。

對於胤祥的境遇,四爺一直都比較著急,但是他自己都處於蟄伏狀態,在康熙麵前一直都是韜光嚴實萬事不爭的樣子,又怎麼可以為胤祥爭取,而弘暉卻將一切看在眼裏,覺得眼下是個好機會,或許可以試探一下康熙的態度。

其實他覺得自己這個十三叔也是冤得很,明明當初“一廢”的胤礽後來都放了出來,偏生他這個受牽連的人在康熙麵前卻是礙眼的存在,但是距離那件事已經過去將近十年了,弘暉覺得康熙就算心底又介懷,也應該淡了不少。

胤祥在那次圈禁後,腿部就落下了頑疾,據弘暉所知是一種毒瘡,時常複發起泡流膿,找過不少太醫看過,但是想要根治卻很難,隻能仔細調理著,弘暉瞧著胤祥這幾年不僅在康熙跟前不得意,又加上腿部頑疾的折磨,明明才三十出頭的年歲,看著卻要比他阿瑪還滄桑不少。

“你想讓十三跟老八一起北上?”康熙眼神掃向站在殿前的弘暉,看著已經長成青年模樣的孫子,臉上神情淡淡,仿佛隻是隨口一問。

弘暉心口發緊,麵上卻絲毫不慌,沉穩道,“西伯利亞一帶地幅遼闊,而此次要建造的屋宇頗多,事務繁雜,八叔一人北去隻怕勞心苦力……”他這番話並不假,那麼大一塊地方呢,工程量的確很大,而且這麼多人等著搬遷過去,至少要趕緊將百姓居住的房子造出來,不能拖太長的時間。

而此時朝中幾個年長的阿哥,除了胤祥外,差不多都有差事在身,要麼就是曆練不夠,還不到獨當一麵的時候。

胤祥是有能力的,當時不過十幾歲,就得了康熙的許可在朝中辦差,與胤禛同為胤礽的左膀右臂,而當時與他年齡相仿的胤禎,還整日去上書房讀書,這樣一個人物就這麼閑置著,未免太可惜。

弘暉公允地提了提胤祥曾為朝中辦的差事,想起胤祥曾經的能力,康熙臉上緩和幾分,抬眼看向弘暉時,卻沒有一口允下,而是道,“此事朕心裏有分寸,你無需多想……”

弘暉見此,乖巧應下,“孫兒全聽皇阿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