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袁倩倩才會向往這樣的山村裏寧靜的生活。
能與自己相愛的人,找一個遠離喧囂的地方生活,何嚐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要不然,也不會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好境界。
更不會有“世外桃源”這個成語的流傳。
吃完飯,娟娟主動收拾殘局。
張翠花忙把院子裏的火燒得旺旺的。
餘夢婷和袁倩倩拿出城裏帶來的煙花,在院子裏放了起來。
一朵一朵彩色的煙花衝上天空,映紅了除夕的祥和夜色,照亮了鄉村節日的天空,給這個寧靜的鄉村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村裏從來沒有過這麼豔麗的煙花,也從來沒有過這麼絢麗的顏色,村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從屋裏出來,看天空的美麗,看這個世界的美麗瞬間。
這美麗的瞬間,大家當然知道,在這個山村,隻有吳天能創造。
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微微的笑,享受著視覺上給他們帶來的內心澎湃,享受著除了能在電視上看到的真實存在於自己身邊的這份鮮豔。
這不是吳天一家人的和諧和幸福,這是整個石旮旯村的祝福和希望。
華夏的傳統文化裏,就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傳統。
在古代,某個村裏出現一個狀元,是整個村子裏的榮譽,那種光環總能讓村民們在其他村子的村民麵前揚眉吐氣。
後來,隻要哪個村考取了一個大學生,就足夠這個村子裏的人們作為茶餘飯後自詡的資本,甚至這種光環可以傳遞很長一段時間。
現在,石旮旯村有了吳天這麼一個能揚眉吐氣的人,大家都為了能和他做鄰居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何況吳天對他們也非常好,知道感恩,知道自己發達了如何來回饋鄰居。
這不,看人家張翠花,出去幾天,變了個人似的。
還有,昨天吳天不是說了嗎?讓所有的老人和孩子今天晚上到他家團年,他要發壓歲錢。
雖然是鄰居,可不是每個人都能都做得到的;能做到的也隻有吳天。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但村子裏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應該都這麼想吧,都說吳天的好。
哪怕一些小時候發生了一點矛盾的鄰居,此時對吳天的態度都完全改變了。
此一時,彼一時,誰會放著現成的好處不要,而把仇恨一直裝在心裏呢?
何況,鄰居本來就不會有隔夜的仇恨。
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千好萬好,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最管用的還是鄰居,還是我們的父老鄉親。
大家看完煙花,吃完年夜飯,都不約而同地到吳天家來聚集。
就在餘夢婷和袁倩倩放著煙花的同時,鄰居們陸陸續續地帶著老人和小孩來到了吳天家的院子裏。
見大陸續趕到,張翠花把火燒得更旺。
吳天招呼著大家。
來得早的還能有張板凳坐,來得晚點,吳天也實在招呼不了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