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找到管理中心的佘教練,把自己的意圖說了,並承諾,圍繞中心劃出一塊地,建成花園,把中心變得更漂亮,同時也能擴大中心的規模。而這些,都是無條件附送,條件就是,他要借助李超的名氣做一下宣傳。
這是佘教練可做不了主,隻能假作打電話請示,去活動室找李超彙報。李超一聽,還有這等好事,中心現在早已經到了瓶頸,地盤太小,規模大不起來。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李超興匆匆地跑去和這個地產老板見麵。
老板姓楊,名萬洪,本身是市建築一公司下屬的一個小工頭。以前的合同工人,後來自己出來,找了幾個工人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從單包項目,逐漸到接小工程,逐漸積累之下,最後開始了房產開發。
他趕上了好時機。房產市場剛剛起步,他就加入到其中,成功地開發了幾個樓盤之後。積累了不少資金,因為是從底層出身的,他做事很踏實,一步一個腳印,靠著質量贏得了名氣,事業越做越大。
在國家調控房產的時候,他運氣很好。那時他手裏沒有正在開發的樓盤,而前麵開發的都已經成功交付,因此沒有什麼損失。接下來,全國都出現了房市低迷,他卻趁機拿下了一大塊地。就是老人活動中心的這一片。
一開始,他看中了王老太太的院子,可是老太太不願意搬走,他又采用曲線救國的策略,和老太太的子女簽訂了合約,沒想到最後還是沒有得逞。
這事一直是他的心病,拿下這塊地,占用了不少的資金,本來打算開發成住宅小區,可中心這一塊不屬於他,還被一個來人基金給弄成了老人活動中心。
這可是備案了的,他也沒辦法用jīliè的手段強行買下來,裏麵都是老人,他擔不起那麼大的風險。
小區的建設準備工作都做好了,他都已經放棄這個院子了,準備任由這個院子在他的小區中間,還能作為一道風景。
這種院子本來就很不錯,加上又變成了公益事業,而且就在他新建的小區裏麵,對他的小區產生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整個城市,也沒有幾個小區有老人活動中心存在。他這裏不僅有,還不用他來維持。
因為要施工,中心要受影響,前幾天,他就打算找中心的負責人商量,在哪個方向給中心留出進出通道,還有就是水電的供應問題,這裏馬上就要變成建築工地,院子的水電氣都要協調好。
因為有事耽誤,然後基金老板是李超的消息就傳出來了,這一次,他是如獲至寶,李超的基金在他的小區裏,這可是天大的噱頭。
於是他暫停了開工,把以前的設計圖紙都扔了,準備圍繞中心,把這個原本規劃成普通住宅小區的地塊打造成高檔商住小區。
會談的氣氛很融洽,寒暄過後,楊萬洪沒有客套,直接說了他的打算,並提出,今後中心的水電氣就由小區供給,不用中心出錢,更加優厚的是,他準備在院子周圍圈出一萬平方米,用來作為中心配套的活動區域。
楊萬洪的慷慨,李超也很詫異,就算是為了提高檔次,也不用這麼大一塊地方啊,一萬平米,修成房子,那得多賣多少錢啊。
看得出李超的疑惑,楊老板解釋說:“我這次準備把這片土地打造成一個高檔的商住區,中心就是重點,把中心打造好了,才能提高社區的檔次。說實話,我原本的打算是把這裏做為普通的住宅樓,由於有了中心,我才有了把小區做成精品小區的想法。”
楊萬洪的大實話,李超非常感興趣,不過他的目的是什麼呢?“楊老板,您這麼做為很高興,可是這樣對你有什麼好處呢?”
“我這麼做好處就大了,首先,我的小區檔次提高了,價位也就上去了,雖然看似浪費了一萬多平米,可是通過價格的上升,不僅能夠彌補這一萬平米的損失,還能賺更多。其次,您還不知道您的名人效應吧,有了你的這個老人活動中心,我的房子肯定不愁賣的。”
李超恍然大悟,楊老板雖然沒有請他代言,可是中心在這裏,無形中,李超就免費給這個小區代言了。不過,楊老板也會做事,借用了李超的名氣,他還是拿出了誠意,雖然目的還是圍繞著利益最大化,可是他不這麼做,也是無可厚非的,他是先買下這塊地的。
當然,楊萬洪主動提出擴大中心,並且建設費用都自己出了,估計還想要得到李超的首肯,借助他的名字來打廣告。
能夠把中心擴大,李超自然不會吝嗇,況且,還不需要自己出錢出力,因此,對於楊萬洪的提議自是舉雙手讚成,並且同意了他公司借用自己的名字做這個樓盤的銷售廣告。
得到了允諾。楊萬洪很滿意,李超爽快地同意了他的提議,也沒有獅子大開口。他本來還準備了一筆資金,現在也沒用上。
接下來就是建設期間,中心的出口規劃,楊老板許諾。首先建設的就是中心周圍的花園,並保證,施工不會影響中心的日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