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時期的嶽王會(1 / 3)

這些記載畢竟是一鱗半爪,仍未能窺其全貌。

李光炯於蕪湖創辦安徽公學。嶽王會即成立於安徽公學。

李光炯於1902年曾隨吳摯甫東渡日本考察教育,1903年應聘湖南高等學堂任曆史教習,翌年春,他與無為盧仲農(數學教習)創立旅湘公學於長沙。趙聲、黃興、張繼等人都曾在該校講過課,是一個革命學校。該校於是年秋冬間遷返蕪湖。李光炯辦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植革命力量,所聘教員都是當時著名的革命活動家和留日學生。劉師培(時易名金少甫)、蘇曼殊、陳仲甫(後易名陳獨秀)、柏文蔚、陶成章、張伯純等均先後在該校任過教。他們把課堂當作鼓吹革命的場所,暢談民族民主革命。影響最大的,首推劉師培的種族革命論。省內外思想進步的知識青年,鹹慕名而來。

1905年2月,安徽公學於蕪湖正式開學,初時分中學、師範兩部,首批招生五十餘名,都是皖南皖北各地有誌革命的青年,於是教師與學生共唱反清革命。當時,陳仲甫在蕪湖出版《安徽俗話報》,鼓吹民主革命思想,蕪湖遂成了“中江革命的策源地”。陳仲甫、柏文蔚等人就在這個時候,聯合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如常藩候(恒芳)等,成立革命組織——嶽王會。

柏文蔚在其自撰的《五十年大事記》中說:

(安徽公學)是時延請教授,有精於漢學之劉光漢君,改名為金少甫,組織黃氏學校,是專門從事暗殺者。……旋以排滿革命,徒眾宜多,主義雖定,宣傳宜廣,又於中學及師範兩校以內集學生之優秀者,聯絡組織成立嶽王會。蓋嶽武穆抵抗遼金,至死不變,吾人須繼其誌,盡力排滿。此種組織,陳仲甫、常恒芳(藩候)諸君,皆最重要分子。旋以會中掌機要之人,將要件遺失,餘要求治以嚴刑,仲甫寬之,此事遂寢。

柏文蔚在另一處又說:

安徽公學教職員、學生多富有革命思想,遂與陳獨秀、常恒芳、宋少俠、楊端甫、盛汰頑等於蕪湖又創辦嶽王會,……於是省(安慶)蕪之間,革命蓬勃之氣傳於外省,遍及內地矣。

常藩候於1946年回憶此事的經過說:

我們的組織名稱叫嶽王會,意思是崇拜嶽王精忠報國的精神……”“那時參加組織的,大概隻有三十多人。所訂章則,不外為反對滿清。那時一般人,大概都傾向立憲,就連我那時對政治的認識,亦隻看到三權鼎立。我們將章則擬好以後,字句還夾雜許多不相幹的話進去,使人家看不出,以防泄漏,這是秘密的表現。第一次開會在蕪湖關帝廟燒香,宣讀誓約。並在蕪湖租了兩間屋子,作為聯絡的中心點。我們在通信的時候,都用假名字。

在這裏,提供了嶽王會在蕪湖安徽公學成立的一個梗概。

這些記載畢竟是一鱗半爪,仍未能窺其全貌。

李光炯於蕪湖創辦安徽公學。嶽王會即成立於安徽公學。

李光炯於1902年曾隨吳摯甫東渡日本考察教育,1903年應聘湖南高等學堂任曆史教習,翌年春,他與無為盧仲農(數學教習)創立旅湘公學於長沙。趙聲、黃興、張繼等人都曾在該校講過課,是一個革命學校。該校於是年秋冬間遷返蕪湖。李光炯辦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植革命力量,所聘教員都是當時著名的革命活動家和留日學生。劉師培(時易名金少甫)、蘇曼殊、陳仲甫(後易名陳獨秀)、柏文蔚、陶成章、張伯純等均先後在該校任過教。他們把課堂當作鼓吹革命的場所,暢談民族民主革命。影響最大的,首推劉師培的種族革命論。省內外思想進步的知識青年,鹹慕名而來。

1905年2月,安徽公學於蕪湖正式開學,初時分中學、師範兩部,首批招生五十餘名,都是皖南皖北各地有誌革命的青年,於是教師與學生共唱反清革命。當時,陳仲甫在蕪湖出版《安徽俗話報》,鼓吹民主革命思想,蕪湖遂成了“中江革命的策源地”。陳仲甫、柏文蔚等人就在這個時候,聯合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如常藩候(恒芳)等,成立革命組織——嶽王會。

柏文蔚在其自撰的《五十年大事記》中說:

(安徽公學)是時延請教授,有精於漢學之劉光漢君,改名為金少甫,組織黃氏學校,是專門從事暗殺者。……旋以排滿革命,徒眾宜多,主義雖定,宣傳宜廣,又於中學及師範兩校以內集學生之優秀者,聯絡組織成立嶽王會。蓋嶽武穆抵抗遼金,至死不變,吾人須繼其誌,盡力排滿。此種組織,陳仲甫、常恒芳(藩候)諸君,皆最重要分子。旋以會中掌機要之人,將要件遺失,餘要求治以嚴刑,仲甫寬之,此事遂寢。

柏文蔚在另一處又說:

安徽公學教職員、學生多富有革命思想,遂與陳獨秀、常恒芳、宋少俠、楊端甫、盛汰頑等於蕪湖又創辦嶽王會,……於是省(安慶)蕪之間,革命蓬勃之氣傳於外省,遍及內地矣。

常藩候於1946年回憶此事的經過說:

我們的組織名稱叫嶽王會,意思是崇拜嶽王精忠報國的精神……”“那時參加組織的,大概隻有三十多人。所訂章則,不外為反對滿清。那時一般人,大概都傾向立憲,就連我那時對政治的認識,亦隻看到三權鼎立。我們將章則擬好以後,字句還夾雜許多不相幹的話進去,使人家看不出,以防泄漏,這是秘密的表現。第一次開會在蕪湖關帝廟燒香,宣讀誓約。並在蕪湖租了兩間屋子,作為聯絡的中心點。我們在通信的時候,都用假名字。

在這裏,提供了嶽王會在蕪湖安徽公學成立的一個梗概。

嶽王會出現之前,安徽的革命形勢已有很大發展。

辛醜之後,安徽的民主革命運動即蓬勃展開。1902年傳聞清政府和帝俄簽訂密約,皖籍留日學生陳仲甫、潘讚華等與安徽大學堂及武備學堂的學生如柏文蔚、鄭讚丞等,在安慶組織青年勵誌學社,假藏書樓發起革命演說會,痛斥清政府賣國。1903年,帝俄在中國東北的駐兵違約不撤,勵誌學社則組織社員進行軍事操練,效仿東京留學生的拒俄義勇隊,準備效命疆場。兩江總督偵知安慶藏書樓演說會(外界隻知演說會,不知青年勵誌學社)與東京拒俄義勇隊有聯係,密令皖撫緝拿為首者,青年勵誌學社遂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