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生,不是我麥加不給麵子。隻是我給麵子不代表某些人也給我麵子……”
麥加斜眼看了一眼麵色已經恢複如常的黃白鳴,語帶諷刺的說道。
新藝城三巨頭之爭,嚴格來說應該是他麥加跟黃白鳴的矛盾,因為自88年之後,鬥狠鬥不過他,比人脈跟影響力也不如黃白鳴的石天已經低調退出了風暴中心,把大半的精力都投入了樓市炒房,尤其89年底他在澳門炒樓賺了不少錢後,自去年年中開始幹脆連去公司的時間都少了。
以前有石天在時還好一些,至少多半時間都是他看黃白鳴跟麥加鬥,偶爾還能調和一下。但是自他一不管事之後,新藝城兩人的爭鬥反而越演越烈,到去年年底,兩人各自拉了一班人在外麵拍戲,麥加提拔了新銳導演林嶺東大拍‘風雲係列’為自己腰包賺了不少私房錢。而黃白鳴的家庭賀歲喜劇更是壯大了他跟心腹愛將高誌森的影響力,是賀歲檔期最強的搶錢機器。
兩人鬧到現在,新藝城已經到了停產的邊緣。隻要有人稍稍一推,它就有可能分崩離析。而究其因由,嚴格來說新藝城的今天還是當年雷覺坤一手埋下的禍根。
78-80年這幾年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界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正是這幾年裏,過度依賴傳統功夫片的香港電影走出了失去李小龍之後的陣痛期,成功摸索出了一套有別於‘硬橋硬馬’的全新電影套路,即引入十幾年來經久不衰的詼諧元素。新藝城電影公司的前身‘奮鬥影業公司’,就是麥加於1980年邀請兩位好友石天跟黃白鳴聯合成立的。
奮鬥影業成立後,三人又靠著各自的關係,先後拉來了徐可、施南生、泰迪羅賓跟曾誌韋四人,組成了七人小組。靠著群策群力,奮鬥影業很快一炮而紅,接連拍攝了多部熱賣電影大火,成功引得九龍大亨--雷覺坤的注意,先後三年斥資一億港幣入股,奮鬥影業因此改組成為了新藝城。
新藝城的股份構成不算複雜卻又很複雜,雷覺坤入主之初本想斥巨資買下來,卻遭到了三巨頭的聯合抵製,其中尤以麥加反抗最是堅決。便使用了逐個擊破的辦法,重點拉攏不反對也不支持雷覺坤注資的石天,給出了其19%的公司股份。同時經過一番談判,最終同意了最強勢的麥加要求,兩人合資成立一家名為‘香港影城電影’的皮包公司,共同持有新藝城72%的股份(影城的股份為金公主51%,麥加49%)。
一番談判下來,最諷刺的一幕反倒是讚同引入雷覺坤資本壯大自己,卻希望把公司管理權依舊掌握在三人手上的黃白鳴隻分到了9%的股份。恐怕雷覺坤自己也沒想到,他這一手‘高超’的資本玩法,為新藝城埋下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麥加如此不給麵子,雷啟正眼皮抽了抽,心裏的火氣一冒上來,不由對他惡感更勝。他這幾天來一直都在梳理金公主名下資產,連帶著新藝城三巨頭的矛盾也都被他理順了。在他看來金公主最值錢的資產或許是金公主院線,但最有潛力助漲公司上市之後股價的,非得新藝城莫屬。也就是說,不把新藝城的麻煩給擺平了,他的那份金公主上市圈錢計劃可行性並不高,或者說沒有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再這麼放任黃白鳴跟麥加鬥下去,新藝城停產是早晚的事情。香港股市雖然錢多,但不代表股民就傻,寰亞跟新藝城一個業績優良,一個內鬥不止,任誰都會看好前者,疏遠後者的。
目光依次從幾人麵上掃過,伍兆燦事不關己依舊專注地看著麵前的茶杯,石天抬頭看著天花板,仿佛所談的事與他無關一般。黃白鳴臉上倒是麵色如常,像是沒有聽到麥加剛才的諷刺一樣,隻是認真看去就會發現,他握住茶杯的手上青筋暴起,顯然心裏憋著一口火氣呢。
“幾位……”雷啟正眉頭皺起,手指在會議桌上點了點,看得出主人的心情開始變差:“有矛盾可以調節,今天請大家來是探討如何讓公司更好發展,最近上市後股價暴漲的寰亞想必大家都看到了。我雖然才接觸香港電影業,但也知道寰亞下屬的幾個主要公司,無論德寶還是新亞,都是近幾年才建立的新公司,遠遠比不得我們金公主跟新藝城的品牌影響力……所以我很好奇,寰亞能做到的,我們為什麼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