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北上2(3 / 3)

作為香港本土發行量最大的中文報紙,《東方日報》在香港的影響力跟覆蓋麵無疑是巨大的,林孝智曾為懷疑過《東方日報》在香港的影響力。哪怕他現在已經受夠了香港僅次於它的《成報》,依舊不忘訂購一份《東方日報》每日翻看,自然曉得立場一向親近台灣的這份報紙上登出了這篇文章後,會給自己帶來怎麼樣的麻煩。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幾天裏,混亂的香港娛樂圈跟媒體炮轟,都讓林孝智認知到了1991年初的香港,對待大陸的敵意濃鬱到了什麼地步。

作為國民黨在香港的咽喉宣傳報,成立於1939年,前身為《國民日報》的《香港時報》最先回應最新一期的《東方日報》。副總編陶天然乃是國民黨高官陶百川之子,親自攥寫了一篇文章炮轟林孝智跟寰亞集團:“林孝智牽首香港娛樂圈組團欲訪問大陸,親共立場惹娛樂圈非議!”

另一份台灣咽喉報《香港聯合報》亦不甘人後,也像是吃了炮仗一般火藥味十足的把槍口對準了林孝智:“好友匿名曝光岑健勳被迫辭去德寶院線總裁疑似林孝智逼宮,要麼閉嘴要麼離職霸道似北京!”

《香港聯合報》是台灣聯合報係的香港子報社,盡管因為立場太過親近於台灣導致一直不能融入香港,但《香港聯合報》也因為旗杆分明的政治立場,在香港頗得民/運人士跟抵製回歸派係政客跟民眾的喜歡,倒也有些鐵杆讀者。

香港的號角一吹起來,台灣那邊很快便收到了風聲。立刻對林孝智跟寰亞的炮轟,便從香港轉移到了台灣,率先由《自由時報》開始接手炮轟,“有消息顯示,近日香港九龍銀行曾向大陸國企--中銀集團出售巨量黃金現貨,涉及黃金現貨或達兩噸以上。而交易卻是以廢紙一般毫無國際信用度跟購買力的人民幣結算!顯然,隨著香港的回歸臨近,擔心香港回歸之後家族資產會遭到共產黨無情抄沒的林孝智,為了抱上大陸的粗大腿,甚至不惜花錢買大陸的開心……”

《自由時報》立場一直親近李輝輝,被視為李輝輝的私人咽喉報紙。盡管李輝輝是以立場鮮明的反台/獨上台的,但出生於一個漢奸家庭的他骨子裏流淌的全都是漢奸的血。當初靠著大陸的支持才站穩了腳的他,此時已經靠著一手靈活手段穩定了台灣政局。憑借靠不斷對美對日妥協換來了技術、資金跟軍事支持後,李輝輝已經不再掩飾自己的敵對大陸的醜惡嘴臉,開始於私下裏密謀將台灣永久分裂出中國。

李輝輝的態度逐漸有了轉變,《自由時報》自然也是跟進。對於明顯表露出了親近大陸立場的林孝智,他們上來便是一瓶墨汁潑下去,為此不惜曝光了台灣當局情報部門獲得的林孝智的九龍銀行跟中銀集團之間的黃金交易。

台灣自八十年代末以來,本就對即將回歸的香港敵意日濃,如今又聽到香港電影業的巨無霸寰亞老板意圖北上訪問大陸,更有台北官員放出話來:“香港電影市場就那麼大點,如果不是靠台灣早不知道倒閉了多少家電影公司。一群喂不飽的白眼狼吃著我們的肉還想對大陸搖尾乞憐,是時候給他們一點教訓了。台灣需要重新審議《外來電影引入政策五條改》,全麵限製港片引入上映……”

受到鋪天蓋地的輿論壓力跟台灣政治威脅影響,寰亞股價聞聲大跌,僅兩日便從8。52元跌到了7。36,寰亞市值足足跌去了七億港幣之巨。同時,得知了九龍銀行私底下向大陸國企賣出兩噸黃金現貨,僅僅換來了一批跟廢紙無異的大陸貨幣。九龍銀行不少儲戶也受到了報道影響,在某些有心人的鼓動下甚至還引起了一場持續兩天半的擠兌風波,短短兩天多的時間裏,就有多達三萬多戶儲戶,自九龍銀行提走了八億多港幣的資金。也多虧了自去年林孝智接手九龍銀行起,便開始逐步減少跟終止對外放貸,銀行的現金儲備一直十分充足,才沒有出現現金不足的情況。

盡管擠兌在持續了兩天半後,在九龍銀行單方麵反複承諾保障儲戶資金跟收益下終於散去,但九龍銀行還是受到了擠兌的衝擊實力受損。一些不滿的股東也開始跳了出來,公開指責跟警告林孝智,不許向中銀集團出售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