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智欲組織香港娛樂圈北上的消息,伴隨著親台媒體的炮轟很快在香港傳開了,吸引了無數的反對跟討論的聲音。
擔心鋪天蓋地的反對聲會影響到已經受邀北上人員的決定,林孝智很清楚自己必須得做出反擊。於是乎,在他的一聲令下,旗下各大產業紛紛開始反擊。
林孝智很快以寰亞集團董事長的身份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正式公布‘北上訪問大陸’決議,但並沒有承認‘親共’立場,對於外界質疑其北上的決議,他隻是開口稱:“香港不過彈丸之地,作為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兼******,我們所能利用的資源跟市場看似很多其實很有限,隻有不斷對外開辟新市場,才能保證集團跟股東們的利益。大陸改革開放十幾年,現在大陸同胞的生活水平跟條件越來越好,那將會是一個遠比香港要大得多的市場。香港回歸現在已經進入倒數計時,我跟香港電影界兼娛樂圈的一些朋友交流,大家都感覺應該主動北上同大陸的同行加強交流跟商談合作的可能性。或許一個月、兩個月之後,我們的電影能夠正式登陸大陸的各大影院上映也說不定……”
林孝智做出了官方解釋之後,寰亞也沒忘記放出利好消息。在他的指示下,寰亞集團很快向港交所遞交了短暫的停盤申請,理由是集團資產整頓及業務調整。
寰亞停盤隻維持了一天,很快第二日寰亞官方及港交所便聯手對外放出了聯合公告,證明寰亞日前斥資5。42億港幣(6952萬美元)收購美國獨立電影公司--米拉麥克斯87。4%的股份。
伴隨著寰亞正式擁有了自己的美國發行渠道的利好消息傳來,《紅色警戒》在耽擱了幾個月之後,終於如願得以登陸日本上映,上映首日票房便凶猛的突破了7200萬日元,勇奪當日日本票房冠軍寶座。隨著上映第三日《紅色警戒》在日本票房突破2。7億日元的消息傳回香港,位於7元線附近徘徊了數日之久的寰亞股價終於重回8元線以上,並且於三日後衝破了9元,徹底收複失地。
要打口水仗,這時候,手握一家影響力巨大的報業集團的作用便凸顯了出來。《成報》作為林孝智的私人產業之一,咽喉報紙的地位讓它最先做出了反擊:“……要說台灣市場其實不比香港小,資源更是十倍、數十倍於香港,有些人總是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占據了偌大的地方,島上的電影產業發展不起來,所有影院還要靠外來電影養活,不反思自己政策的錯誤,隻會眼紅別人比自己好,典型的酸葡萄心理。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在台灣的聲勢令某些人動了歪心思,於是上躥下跳,不久後就出台了《外來電影引入五條政策》、《外來電影引入政策五條改》限製港片進入,甚至不惜引入美國電影對抗港片。如今香港電影最是輝煌之時,仍舊有人看不得好,隻是台灣是台灣,香港是香港,你們在島上能稱王稱霸,出了島話還有幾人聽?”
由於涉及到大陸,素來立場親近北京的《大公報》也站了出來為林孝智搖旗呐喊:“警惕台灣之變局,小題大做的背後,可見島上某些人在平穩島內政局之後,態度已經急速轉變!”
動靜鬧得越來越大,最後就連《文彙報》也站了出來,公開表態:“理智看待林孝智北上,香港及大陸更應該合作而非對抗!”
《文彙報》在政治風暴時曾經鬧過內亂,作為一份大陸資助成立的報紙,隨著去年年初北京的強勢插手,自社長到總編已經全部換成了鐵杆親共派人士,在91年初的現在,基本上可以算作是北京在香港的半個咽喉報紙。《文彙報》做出了對林孝智北上訪問的歡迎態度,基本上也可以看做是大陸的表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