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北上4(1 / 3)

濱海半島酒店,香港眾多四星級酒店中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一座。

說它普通,是因為在香港星級酒店遍地,全香港富麗奢華遠超濱海半島酒店的比比皆是。

但濱海半島酒店又是不普通的,這家四星級酒店在香港曆史上留下了太多閃光點,它不僅是香港第一家棟華人全資控股的四星級酒店,也是唯一一座英王室、英首相、三任港督、兩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曾下榻過的酒店。

隻因為它的老板能耐確實通天,因為濱海半島酒店正是紅頂商人霍瑛東於六十年代初投資興建的產業之一。

“少爺,到地方了!”

車子緩緩停在了馬路旁,隨著坐在前方的司機提醒,於後座上一直都在閉目養神的林孝智這才睜開眼睛往外麵看去,發現原來已經抵達了目的地。

“濱海半島酒店!”

目光被那六個鍍金大字吸引,林孝智的視線在不遠處的那棟從外麵看上去並不引人矚目的酒店上停留了一會,這才鬆了鬆領帶,“在停車場等我電話……”

“好的!”

跟林公館府上的司機交代了一聲,他這才推開車門走了出去,朝著不遠處的酒店走去。

終於要北上了!

每一步都是沉甸甸,每一步都是激動的!

明知道政治就是一灘渾水,自己本該老老實實的賺錢,不該貿然闖進去。過去一個多月裏他也曾想過,或許會有很多政客跟香港精英階層背後諷刺他自不量力吧,不過一家電影公司的老板,也敢妄想組團北上訪問大陸,幹了為數不少的香港精英階層想做卻沒敢做的事情。

是了,組團北上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自八十年代至今十餘年裏,遍數香港數十次的代表團北上,除了少數幾次是由香港教育團體跟文藝界發起外,娛樂圈從沒有主動組織過一次北上訪問,大多數不是香港政黨政客組團,就是香港超級富豪抱團北上,有人質疑他不自量力或者沽名釣譽,倒也並非沒有這種可能。

但眼看著大好的時機,明明可以趁著香港回歸之前的政治危機,讓大陸態度軟化並對香港娛樂產業尤其是香港電影業做出一些讓步跟妥協,這麼好的機會他還真就不準備錯過了。

林孝智可是知道的,正是因為89年前後香港娛樂圈的鬧騰,加上隨後幾年裏一些自己作死的香港電影公司、導演跟演員不間斷對大陸政府的抹黑舉動,徹底惹怒了北京。最終釀成的惡果就是,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港片非但沒有趁機融入大陸電影圈,反而被孤立了出來地位等同於台灣電影,某種意義上而言甚至還不如美國電影,想在大陸上映不僅麻煩而且困難。一直到2003年香港及大陸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後,才稍稍有些好轉。

想要趁機讓大陸電影效仿香港出台‘分級’製度幾乎不可能,短時間內讓大陸市場完全對港片開放,允許港片進入大陸自由上映也差不多沒指望。但經過林孝智的推算,如果這一次的北上之旅運作的好一點,最差估計也能取代嘉禾之前在大陸努力十數年的成果。而他的最終目標也沒有那麼高,隻要大陸願意援引CEPA協議中的一些有關於香港電影在大陸上映的條例,同意寰亞所拍攝的電影經過審議後在大陸放映,這就足夠了。一步一步慢慢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至於那些作死的香港電影人跟電影公司,愛作死繼續作死去吧,他林孝智可沒有那麼大的博愛之心,人自己找死還得硬拉著。

林孝智一直感覺鄒玟懷精明了一輩子,臨老了做了三件糊塗事。第一,嘉禾老人一直把持著經營大權,沒有引入專業經理人對公司進行現代化、集團化管理,導致隨著他跟何冠昌的老去,幾個兒子不願意接手、女兒又才能不夠,青黃不接下嘉禾的決策跟管理上開始出現了盲目性。第二,不敢在嘉禾電影產業最賺錢的時候,抽調大筆資金跑去投資地產。至於這第三,那就是在89年糊裏糊塗的順大流發表了一通炮轟大陸的話,導致辛苦數年在大陸苦心經營的局麵付諸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