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在設計《生化危機》的小說版時,林孝智直接把它的第一本小說大致按照電影版來進行的改編,當然也加入了一些原官方小說中的一些不過分影響拍攝難度的創意,比如增加了傭兵小隊的成員人數,沒有讓傭兵隊長跟大多數傭兵死在激光通道裏,而是準備令他們或死在逃亡時或死在犬型喪屍跟舔食者的手中,至於傭兵隊長則存活到最後卻因為中了病毒最終被保護傘公司捕獲並改造成‘追蹤者’等等……
不可否認,S·D·佩瑞版的《生化危機》小說雖然增加了拍攝難度,但若是真能拍攝出來,光是那種效果跟場麵,絕對將成為人類科幻電影史上的一個難以逾越的經典……現在沒有那個實力拍攝,不代表林孝智就完全否定了,日後寰亞若是能夠發展的更加強大,說不得他還真會嚐試拍攝呢。
香港出版業興於五十年代,極盛於七十年代末,步入了八十年代前期,香港傳統出版業已經逐步走向了沒落。一個產業的沒落有著很多的原因,來自政治跟社會等各方麵的因素都有,當然其中道指香港出版業沒落的一個主因,正是因為曾經占去了香港出版業大半碼樣的香港武俠小說沒落了。
提前放出電影的小說版,這原本隻是林孝智的一個宣傳手段而已,香港出版產業自八十年代初便開始沒落,這事他還是知道的,並沒有其他什麼奢求。所以,他雖然在幾天前就讓名下咽喉報紙《成報》對外放出了風聲,說第一批《生化危機》的小說將上市,而且首批隻印刷了五萬冊。其實,真實情況卻是他名下的天下出版公司一共也隻印刷了五萬本《生化危機》的小說,就是擔心小說根本賣不動。
一開始的情況也確實是這樣子,天下出版公司通過美亞的渠道,率先向香港各大銷售點發貨之後,七十多家書店、超商跟百貨商城才不過聯手要走了一萬四千多冊小說而已。這還是在得到了馬榮成的承諾,一旦圖書銷售不出去,天下原價收回才得到的數據。
然而,當4月23日星期二,《成報》報紙之上提到了《生化危機》小說正式發行日到了,短短的一個上午,不僅那七十多家書店、超商跟百貨商城吃了一驚,天下出版公司也是大吃一驚,當上午九點鍾大多數銷售點開門營業之後,短短一個多小時裏,曾出現在《成報》之上的七十多家銷售點,便賣出了超過四千冊的《生化危機》小說,當中午到來時不久,更是幾乎賣光了全部的進貨。麵對著蜂擁而來的不滿求購者,各銷售點又是好言安撫又是客氣道歉的同時,還不忘默契地撥響了天下出版社的電話,有了首日一上午的熱賣在前,你七百我一千的,很快天下出版公司提前印刷好的五萬冊存貨全部賣了出去。
而後,第二日賣出兩萬九千冊,第三天幾乎再一次麵臨銷售殆盡的窘境。各大銷售點在顧客們越來越多抱怨跟咒罵麵前除了道歉之外,隻能不斷把電話打到天下出版公司那裏,催促盡快提供新貨。
“……三日賣光五萬冊,《生化危機》小說大賣!”——《成報》
《東方日報》:“寰亞試水出版成功,林孝智新電影《生化危機》遭大曝光。超級病毒令死屍複活引爆讀者熱情……”
“一本很有意思的科幻小說,非常有想象力也非常嚴謹,聽說小說完全改編自林孝智先生所著電影劇本,佩服同時連我這種不常看電影的人也忍不住對電影版的《生化危機》產生了期待,希望能夠早日看到的電影上映!——金庸於4月26日”
“……電影未映先火,《生化危機》成為今年上半年香港最受期待的電影。原本聽說寰亞投資一億港幣隻為拍攝一部電影,我的一位友人還跟我說這多半是個噱頭。但昨日終於看完了《生化危機》小說版,本人反而開始擔心,一億港幣真能拍攝出小說中的那種效果來嗎?十分期待……”——《電影雙周刊》
圍繞著《生化危機》小說版的上市,月初隻是還因為臨時答記者招待時,林孝智爆料新電影將斥資八千萬甚至不惜再追加撥款拍攝,引起全港各界熱議。然而,隨著小說版的上市,大量劇情的曝光令頷首期待的觀眾們在大感刺激跟興奮地同時,也終於明白了,緣何寰亞這部電影投資會那麼高了。
是了,有著小說中的劇情可真不好拍。無論是那智能頗高,而且為了保全大局甚至不惜殺人的智能電腦--火焰女皇,還是先後出現的犬喪屍、舔食者等等,可都不是輕易能夠拍出來的,不狠下心來砸錢弄特效,還真搞不出來那種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