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輝大喜:“我就說北上被白跑,其實很多香港人都是被宣傳給嚇怕了,大陸有什麼可怕的。還不是跟我一樣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他早年因為接拍大導演李翰祥的電影《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而且還到內地拍戲,因此受到了台灣當局的封殺,導致幾年沒戲可拍。最淒慘的時候不得不擺地攤賺點微薄生活費糊口,因此在香港藝人之中,他是屬於親大陸的少數派。
“香港太小了,大陸這幾年發展確實快。以後若是港片也能在大陸上映跟拍攝,就更好了!”
“林生不是說了嗎,《霸王別姬》拍好之後能在大陸上映……”
望著態度樂觀的一行人,林孝智心中苦笑,港片想在大陸上映哪有那麼容易。
三月北上時他帶上了過去兩三年裏新亞、德寶、藝能、萬能以及徐可工作室公司拍攝的共計二十五部電影以及十部未拍攝完或者還未拍攝的電影劇本,謀求跟大陸之間的合作。其中就包括了《皇家師姐》係列、《富貴逼人》係列、《倩女幽魂》係列、《殺手裏昂》、《紅色警戒》、《情書》、《朋友》、《賭聖》,以及《縱橫四海》、《逃學威龍》、《生化危機》、《黃飛鴻》、《霸王別姬》等等……
可惜,最終一部電影也沒能讓廣電部點頭批準在大陸上映。而最終獲得廣電部點頭通過的劇本,更是隻有《霸王別姬》這麼一個文藝重於商業的電影劇本。之所以廣電部同意它以合拍片的身份在大陸上映,寰亞也能從中吃到分紅。其實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廣電部卡死了審核權,即最終拍攝出來的版本能讓廣電部滿意才能在大陸上映,不滿意則修改或重拍,否則斷無可能。
想要真正說服北京批準港片進入,可不是一天兩天能搞定的事情。反正林孝智是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了,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一次北上不行就三次、五次十次,大不了跑勤快一點就是了,還能混個臉熟呢。
突然間的爆料也隻是為了跟張一謀聊幾句,怕他一直不能融入劇組內來。
誰料到,聽他把話說完,那張一謀卻沒有急著接話,反而耐心聽了會其他人的議論,才微微搖頭說:“……沒那麼簡單,港片很多題材在大陸看來都是越了線的,除非廣電部鬆口,不然很難在大陸上映……”
說了一句反駁的話,不過他終歸是個人精,還沒等被反駁的人臉上變色,便主動轉移了話題:“北影集團的成立也就罷了,往年全靠下麵的電影廠來自己走出去引進來,各省電影廠實力良莠不齊的花了不少冤枉錢。之前大陸就有這個說法,要跟國際接軌弄一個電影集團出來,專門打理大陸跟海外電影公司的交流合作,所以北影集團的成立其實沒惹多大的波折,幾乎是******跟廣電部往下麵一問,各省廣電局、電影局、製片廠,大家意見基本一致三月裏就開始弄了,我來香港之前就知道裏麵有北影廠,其它三家倒是沒聽說……”
作為大陸西影廠的骨幹,同時還是大陸的新銳實力派導演,張一謀在大陸電影界人脈確實不錯,就算私生活上出了點問題暫時影響到了他的工作,卻沒有影響到他在大陸的人脈跟交際網,時刻關注著大陸電影界動向的他,倒是知道不少內幕。
“倒是‘港台影像作品交流合作司’的成立,還有廣電部批準《霸王別姬》作為一部合拍片在大陸上映,我聽說引起了不小的風浪。據說有人把北京準備開放港片進入大陸上映的事給捅了出去,還說得有鼻子有眼兒,結果有一些看不得時代在發展,總是揪著一些抹黑大陸的港片不放的人就站了出來反對。這兩年一些外資的撤走也影響到了大陸票房市場,大陸很多失業的工廠職工都沒錢進影院看電影了(大陸電影票房消費主力)。他們是怕引進了港片,會衝擊到自己廠裏製作的電影票房收入。據說還是影協那邊的夏主席、謝主席跟上海電影局的謝晉導演三人南北奔走說服了不少人,才促成了這事……”
意外從他口中聽到一個大爆料,林孝智也是沒想到。聽他提到了三人促成此事,那謝晉大導演他倒是認識,大陸少有的幾位響徹國際的大導演之一。至於什麼夏主席的、謝主席卻沒有印象。當下便跟他問道:“張生,你說的謝晉導演我倒是知道,但是那個夏主席跟謝主席是誰,能跟我說一下嗎?”
“夏主席叫夏言,大陸影協主席。不過我聽說,這事能夠促成關鍵人物其實還是影協的副主席謝鐵麗,他不僅是政協常委,還是北影廠的首席導演,聽說北影集團能這麼快成立,就是他一手推動的……”
兩個名字悉數爆出之後,林孝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兩尊大陸電影業的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