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林孝智隻能繼續安慰說,“我知道我知道李總對我放棄台灣市場可能有些想法,其實你也應該看到了,台灣票房這幾年一直都是那麼多,而且當局還在逐年加大引進美國電影的力度來跟我們港片競爭,擺明了就是看到我們香港回歸在即,已經把我們香港當成了潛在的敵人。所以與其跟嘉禾那些香港本地還有美國電影公司繼續爭奪台灣市場,倒不如全力以赴去開發更為廣闊的大陸市場。《黃飛鴻》在大陸的成績相信黎總你也知道,上映一個半月就拿到了四千七百萬人民幣的票房。我相信未來隨著大陸經濟的發展,票房隻會越來越好!”
他這一句話卻是讓李國興緊皺的眉頭為之一鬆,誠如他所說的那樣,最近《黃飛鴻》在大陸的成功,確實讓集團內部不少原本對他親近大陸有不同意見的人,現在也閉上了嘴巴。隻要不是傻子都明白,一邊是更能夠被自己所獨吞的巨大市場,一邊卻是一個要跟無數競爭對手爭奪得市場,這個很好選擇。
一場前幾年吹起來的寒風,所帶來的寒潮至今依舊籠罩在北邊大陸那片紅色沃土之上。
那一年的政治風暴以及隨後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解體,尤其是一直被大陸忌憚又視之為前進路標的社會主義旗杆--蘇聯的解體,更是深深地震動了大陸,令不少人對**********式的社會主義改革產生疑慮。於是在過去的幾年裏,大陸先是頒布了《關於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判定改革開放進展過快。隨後圍繞著深圳跟上海兩座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爭鬥逐漸明朗化。
加上因政治風暴造成的西方各國政府對大陸的經濟製裁,外商停止對當時尚不發達的大陸的進一步投資,甚至抽逃資金。外貿出口下降,旅遊業萎縮,經濟下滑、市場疲軟、生產萎縮。於是便有人提出“以反和平/演變為中心”,“雙重任務論”(階級鬥爭和全麵建設),與原本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背離,但卻獲得不少思想守舊的老同誌的支持,竟然逐漸壓下了改革派的呼聲。
眼看著大陸即將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大有全麵廢除改革開放國策,重新恢複鬥爭年代的守舊作風的危機。這個時候,已經在前幾年便退出了政治決策中心退休的鄧公終於坐不住了,不顧家人跟朋友的勸阻,這位為共和國奮鬥了一生的老人拖著病體,僅僅帶上了女兒、幾個醫療、辦公室人員跟3個中央新聞電視製片廠攝影師,明著是要南下考察,實則卻是要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共和國再盡一把餘力,撥正大陸陷入停滯的改革。
鄧公於一月底自北京出發,南下考察第一站就是中部重鎮--武昌,並發表了‘隻有改革開放才能救中國’才能救中國的重要講話。在武昌短暫停留之後,他便馬不停蹄的駛往長沙繼續南下。出於對鄧公的安全考慮,北京方麵之前雖然確定了鄧公的南下具體時間但是卻沒有對外界透露分毫。以至於連一直派人緊盯此事的林孝智,也是在鄧公出現在武昌後,才得到了他南下的消息,並迅速結束了其在北美的視察返回香港。短暫休整了半日後,他也在鄧公的車子抵達深圳後,隨即通過新華社香港分社,向深圳那邊轉達了求見鄧公的意思。
北邊的回複來得很快,他的意向才剛傳達出去僅僅五六個小時,便從新華社香港分社那邊得到了好消息,老人爽快邀請他同遊華僑城。
他一點頭之後,早在去年北上之後就在為這次碰麵準備的林孝智也顧不得再休息了,立刻便帶上了幾員心腹,坐車北上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