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智入股之後,雖說他也往平安派遣了幾名高層監督管理跟財務情況,但幾家機構股東的出局讓馬哲逮著機會趕走了一些人又下放了一批,如今在平安公司內再也沒有了異聲阻撓他大展身手,所以心裏對於林孝智這個不怎麼插手公司經營的大股東,還是非常在意的。
注意到平安此時的辦公地點,林孝智略有一些詫異,他倒是沒想到未來牛氣衝天的平安,此時竟然隻在一棟七八層的寫字樓內占了兩層辦公區而已,還沒有自己的辦公大樓。不過轉念一想,他又開始佩服起馬哲來。
遍數改革後的幾十年裏,其實中國真得誕生了不少優秀的明星企業。諸如大寶、小護士、中華牙膏、亞細亞、杉杉、旭日、健力寶、嶗山可樂等等,這些集團一度發展十分優良,奈何要不管理層思想保守跟不上時代、要不好大喜功盲目擴張、要不亂搞跨行業多元化,最終將一家前途無量的企業,折騰的要不破產、要不被外企收購、淪落成為三流品牌繼續挺屍折騰還算是比較好的結果。
平安公司雖然規模談不上大,但是因為定位非常準確,借助著改革之後國民普遍開始追求對自己身體、財產的危機感,自成立至今已經在深圳本地發展了數萬客戶,若是算上臨近的廣東省,恐怕這個數字還能擴大數倍,光是手上握著的保費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拿來’建一棟或者買一棟商業大廈作為自己的總部綽綽有餘。可是馬哲卻沒有這麼做,顯然是把錢拿來繼續擴張跟經營新客戶了,難過未來能把平安帶到這個國家商業巨無霸的行列中。
一念至此,他也不禁對馬哲心生好感,開口十分客氣:“馬董太客氣了,上一次本來說好要來平安看看,臨時有事沒能成行,這一次我也是收到鄧老邀請,順便過來轉轉而已。”
他的態度讓見慣了港商傲慢的馬哲有些受寵若驚,又想起了之前那一次的邀請,不由佩服說道:“上一次華東大水災,聽說林先生您自己一人就為災民捐獻價值一億多的物資,此等善舉在大陸可以說是無人不曉。”
腦海裏突然間記起他提到的‘鄧老’,馬哲不由一驚。深圳緊挨著香港,尋常不少港人買菜都喜歡來更便宜也種類更多的深圳這邊來買,要夾帶一些報紙、書刊再容易不過了。所以林孝智在香港的財勢,他這邊倒也知道的清楚,馬哲自然曉得麵前算得上是他半個老板的這個年輕人,家世有多顯赫,所以能邀請到他的自然也不可能是一般人。
保險這一行別的不說,馬哲自認整個深圳甚至廣東省內的富商、高官基本上他都知道,雖然也記得幾個身家過億的鄧姓老板,但顯然沒有一人有能力請動他來。又聯想到這兩天鬧得整個北大陸為之震動的鄧公南巡,一瞬間他就猜到了林孝智口中‘邀請’他的鄧公是誰了,心裏盡是震驚、羨慕以及興奮。
在官本位的國家經商並不容易,人脈、資本跟商業頭腦缺一不可。麵前這個年輕人顯然一樣都不缺少,平安能夠傍上他這個靠山,未來借助一下他的勢力跟影響力,做大做強並非什麼困難的事情。
當下臉上堆滿了笑容,試探性的問道:“不知道邀請您的可是近日南巡至深圳的鄧公?”
“嗯!”林孝智態度溫和的笑著點頭,眼皮微微跳了跳。
之所以會扯出鄧老的大旗,多少還是為了震懾馬哲這人,前段時間他清洗平安內部攬權的事林孝智早就通過自己安排進平安的幾人得知了,對於他的梟雄野心了然於心。盡管大陸企業本土管理者在麵對外資股東時普遍處於弱勢,但也不是絕對,麵前這為主就是其中一個膽大心黑的代表。他可是指望著未來平安發展壯大成為那個市值萬億的巨無霸之後,林家也能借光換來百年富貴。所以瞅著這次有機會,顯擺一下給他上些眼藥也算是敲山震虎了。
若說之前還是猜測呢,這會兒得到了林孝智肯定的點頭之後,馬哲一瞬間眼睛瞪得老大,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插了幾句讚美的話後便帶著他參觀起了平安總部來。隻是留心注意的話,會發現他的態度比之之前又多了幾分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