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主持人說完開場白之後就退了下去,將舞台交給了蘇沐他們。
直播間裏並沒有因為舞台的開始遍的安靜,相反更加的熱鬧了,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蘇沐這次會不會翻車。
而舞台上,燈光開始變化著,光影絢麗,剛開始的時候,背景音樂是屬於那種一點淒涼的感覺,但是其淒涼中又帶著微弱的鼓聲。
【咦,怎麼回事,這個前奏怎麼變了?】
宋初堯的原唱中整首歌的曲風都是比較具有肅殺之意的,但是這首不一樣,它將那種肅殺剛勁的感覺降到了很低,甚至將調都降了。
一時之間,彈幕飄過的全部都是滿滿的問好???
怎麼回事?!
台上的女孩穿著一身古裝,從衣服到發飾,沒有一處不透露著講究。
她穿的是一身紅衣,紅衣如火,穿在她的身上更加顯得女子擁又的絕色容顏。
女子手中握著話筒,緩緩的抬起眼眸,她開口了。
那一刻,網上質疑的聲音停頓了一瞬間,因為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首《殤》竟然還能有這樣的表現形式。
隻是因為宋初堯的原唱太過於驚豔,而且傳唱的時間久了之後,觀眾就會在大腦中形成一個潛意識,那就是這首歌就該是這個樣子。
剛開始也有過人想要改變,但是出來的成品不是那麼的盡如人意,所以久而久之的,就沒有人改編了。
他們沒有想到這這樣的一個綜藝舞台上,竟然還能看到《殤》而且還是改編版的《殤》。
一時之間,所有的人都驚訝了。
《殤》的整個曲風都是那種肅殺的感覺,畢竟是相當於戰曲的存在,既然是戰曲,那如果不激揚澎湃還有什麼感覺呢。
而現在舞台的人用事實告訴了他們,並不是那樣的,《殤》並不定要用那種曲風才可以表達出它該有的感情,原來換一種曲風也可以。
化剛為柔,以柔克剛。
台上的人在緩緩的唱著,沒有什麼特別高的調,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情緒起伏,他們就站在那裏,安安靜靜地唱著歌。
他們好似在非常溫柔的唱著這首歌,但是每一句歌曲詞都充滿了悲愴,讓人忍不住的覺得心酸,覺得難受。
好像看到了那個戰爭時候,背後那些因為戰爭而悲愴的人們,他們痛苦,他們無助,但是對於這種處境他們無能為力,用著最輕的聲音,唱著最悲傷的歌曲。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就算把曲給改了,原本的歌詞也不會讓人覺得突兀,好像那些歌詞用這樣的曲調唱出來也非常的合適。
或許說是更合適!
舞台上是三個人,他們唱著各自的部分,帶著現場的觀眾和直播間裏的所有人沉浸在歌曲裏。
曲調微微一轉,又一次的到了蘇沐的部分,她握著話筒垂著眼眸,緩緩的開口,是戲腔。
和她上一次展現的戲腔舞台不一樣,這回女子的戲腔非常的緩,就好像別人在你的耳邊輕輕的呢喃,帶著無盡的悲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