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堅持城鄉協調發展。傳統的工業化道路往往經曆犧牲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階段,而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則立足於城鄉共同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互相促進、相互協調。
四是實現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同勞動密集型產業相結合。傳統的工業化往往是用技術和資本代替勞動,而我國人口多、勞動力成本低,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是正確選擇。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在大力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同時,發展、改善和提升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同保障勞動者就業有機結合。
作為西北邊陲的重要大省,新疆的經濟發展與發達省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新疆提出了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係列重大決策。尼勒克縣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落後的貧困縣和資源富集縣,擁有豐富的水能、煤炭、礦產資源,具備加快優勢資源轉換和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優勢和潛力。與伊犁乃至新疆很多地區相比,尼勒克縣工業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新型工業化建設任重道遠。
從尼勒克近幾年的實際發展來看,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是壯大地方財政、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必然選擇。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實踐證明,經濟發達與否,關鍵要看工業化發展的程度。增加經濟總量、壯大經濟實力,需要工業化拉動;增加財政收入、解決收支矛盾,需要工業化促進;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需要工業化推進;保障和改善民生、緩解各類社會矛盾,需要工業化支持;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需求,需要工業化牽頭;發揮資源優勢、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工業化帶動。
尼勒克縣作為欠發達的資源富集區,新型工業化建設有其自身規律,不能完全照搬國外和內地發達地區的經驗,因地製宜堅持走符合自身發展的道路。針對工業化不同的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政策,準確認識所具有的優勢,科學把握工業發展規律,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信心,科學製定中遠期發展規劃,穩步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
首先,尼勒克新型工業化應突出重點,加快主導產業可持續發展。
一、將煤電煤化工產業作為跨越式發展的支柱產業。尼勒克縣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綜合開發潛力巨大。緊緊把握自治區黨委關於煤化工產業優先在伊犁布局的重大決策,依托國電集團、國投公司等國有大企業引領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優勢,著力在資源配置、產業布局、項目建設和投產達效等方麵狠下功夫,加快推進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和煤化工產業快速發展,努力構建100億立方米煤製天然氣、300萬噸煤焦化、200萬千瓦火電、60萬噸煤基多聯產的煤化工產業集群。要繼續推進煤炭資源勘探和整合配置,嚴格按照“以項目配資源”的原則,優先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配置煤炭資源;加快推進礦區規劃範圍內的17個重點煤礦地質勘探和項目前期,確保已具備條件的大型煤礦加緊開工建設。全力推進國電40億立方米煤製天然氣、國電2×66萬千瓦火電、布布拉克10萬噸煤焦油綜合利用前期和開工建設,爭取2015年一期工程建成投產。鞏固提升煤焦化產業發展,全力支持瑞祥焦化、伊力特煤化工、國投寶地等重點煤焦化建設,確保2015年形成300萬噸煤焦化及綜合配套產業鏈。
三是堅持城鄉協調發展。傳統的工業化道路往往經曆犧牲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階段,而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則立足於城鄉共同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互相促進、相互協調。
四是實現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同勞動密集型產業相結合。傳統的工業化往往是用技術和資本代替勞動,而我國人口多、勞動力成本低,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是正確選擇。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在大力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同時,發展、改善和提升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同保障勞動者就業有機結合。
作為西北邊陲的重要大省,新疆的經濟發展與發達省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新疆提出了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係列重大決策。尼勒克縣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落後的貧困縣和資源富集縣,擁有豐富的水能、煤炭、礦產資源,具備加快優勢資源轉換和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優勢和潛力。與伊犁乃至新疆很多地區相比,尼勒克縣工業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新型工業化建設任重道遠。
從尼勒克近幾年的實際發展來看,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是壯大地方財政、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必然選擇。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實踐證明,經濟發達與否,關鍵要看工業化發展的程度。增加經濟總量、壯大經濟實力,需要工業化拉動;增加財政收入、解決收支矛盾,需要工業化促進;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需要工業化推進;保障和改善民生、緩解各類社會矛盾,需要工業化支持;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需求,需要工業化牽頭;發揮資源優勢、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工業化帶動。
尼勒克縣作為欠發達的資源富集區,新型工業化建設有其自身規律,不能完全照搬國外和內地發達地區的經驗,因地製宜堅持走符合自身發展的道路。針對工業化不同的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政策,準確認識所具有的優勢,科學把握工業發展規律,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信心,科學製定中遠期發展規劃,穩步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