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接著說的卻是王家的曆史,之後王家以盜墓為業,積累財富成為巨富,在政治上又小心翼翼,一見風吹草動,就趕緊逃到安全的地方,如此一來,盜墓曆史上顯赫的“開山派”,就此流傳了上千年,一直到了現在,王老也是對十二金人的秘密好奇不已,念念不忘。
然後王老告訴我:“建軍已經對我講過你的事情了,說你聰明機警,在考古上獨樹一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因此向我推薦你,協助我們尋找十二金人的下落。朱教授,你可有什麼想法?”
我抬起頭,瞧見胡建軍向我微微頷首,我苦笑一下,低頭沉思片刻,說道:“我不知道你們這千年到底是怎麼打聽金人的下落的。假若是我的話,既然當年曹操得到了金人,不妨先去他的墳墓瞧瞧下落。”
王老大笑道:“朱教授果然聰慧,一點就擊中了目標。不錯,一開始我們的先祖也是這樣設想的,不過,你也知道,曹操這個家夥,實在是太狡猾了。”
一說起曹操的墳墓,無論是考古界還是盜墓賊,都不住地搖頭,因為這個墳墓已經成為一個謎團,一個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謎團。
曹操為人多疑,奸詐狡猾,他又是盜墓賊起家的,唯恐在自己死後,不得安寧。所以一方麵宣揚自己喜好簡樸,即使死了之後,墳墓裏麵也不會埋入任何珍寶殉葬,徹底斷了盜墓賊的貪心;另一方麵,在自己的墳墓地點上,大肆布下疑陣。
民間有傳言,曹操有七十二疑塚,其實多半出自盜墓賊的杜撰。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曹操在洛陽病死之後,他的靈柩運抵鄴城,在夏侯尚、司馬懿的陪奉下,於同年二月丁卯埋葬在他親自選定的鄴城西南的山岡上,當時稱作“高陵”,後世又以其地處鄴城西麵,大多稱它為“西陵”,與西門豹祠近在咫尺。據說陵墓內除了曹操本人預先準備的四箱送終衣服,以及質樸無華的陶製皿器,沒有金玉珠寶銅鐵之類的陪葬品,甚至未曾建造紀念性的建築物。在曹操下葬後不久,就有盜墓賊對其下手。但他們在悉數發掘西門豹祠附近的山頭之後,別說曹操墳墓裏有什麼陪葬的物品,就連屍體也看不到,一無所獲,於是在沮喪之餘,就編造了這一傳說,聊以自慰。
於是曹操的墳墓成了一個謎團。到了清代,一些筆記小說裏麵宣稱挖到了曹操的墳墓,裏麵不僅有美女陪葬,甚至曹操的屍體也沒有化掉,最出名的莫過於蒲鬆齡的《聊齋誌異之曹操塚》。不過這隻是民間幻想之說,曆來沒有考古人士相信。
直到現在,過去了一千八百多年,雖然有這種傳言,但是依然沒有人能夠找到。曹操之墓,遂成千古謎團。
王老開頭問道:“朱教授,倘若我全力支持你,你可否能找到曹操的墳墓?”
我沉思不響,這個難度太大,我根本無法打保票答應,正在思慮當中,忽然有人高聲喝道:“他不行,我行!”
我抬頭一看,便看到一個男子走了進來,身後跟著王小姐,頗是不服氣地瞪了我一眼,說道:“爺爺,別信這個野人學者,他有什麼能耐呢?我找來的這個人,本事才大呢!”
我瞅著眼前的這個人眼熟,一時之間又認不出來,但見此人約摸四十多歲,年紀和我差不多,形容氣質上,卻和我有極大差別。他衣冠楚楚,染了黑發,相貌俊雅,又特意戴著一副金絲邊眼睛,看上去更是風度翩翩,哪像我,根本是一個民工穿西裝一樣。
這人向王老行了一個禮,自我介紹說道:“在下徐雨,見過王老先生!”
這名字一報出來,頓時轟動。
此人便是堂堂某戲曲學院院長,文化名人,隻是名聲不大好聽,行內人一說到此人,無不搖頭,無他,此人沽名釣譽,無恥之極。
他這個人,毫無文人的風骨,在文革期間,投靠造反派,醜行不斷。這也罷了,畢竟那個時候,有幾個人能夠挺住,連老舍也不堪侮辱投河自盡。
但是文革結束之後,此人名聲節節攀高,便對文革時期的醜行,盡力掩蓋,毫不懺悔,世人鄙其風骨,於是反話諷刺,贈送一個雅號:人品高潔徐雨。
於是此人便與“從不抄襲郭敬明”等人,一同號稱“中國文人楷模”!
見到此人,我第一個念頭就是奪路而逃,省得他嘴巴裏麵放出毒氣把我熏翻,若是我家裏的老婆知道我和這個家夥混在一起,說不定立馬掀翻桌子,將我一掃帚踢出。
王老稍稍有些心動,問道:“你對曹操墳墓,有什麼看法,說來給我聽聽?”
“好的,王老。”
徐雨便說出了自己的計劃,毫無新意,不外乎加大探測,利用衛星遙感等,聽得王老好不耐煩,他是考古學界的高人,這些手段老早用過。也不知道這次徐雨這個毫無考古經驗的人過來幹嗎?八成是看到王老在文化考古學界極有權威,便出來投靠。
我聽得煩了,大喝一聲,叫道:“說完了沒有,老掉牙的東西。”
徐雨扶正眼鏡,這才發現了我的存在,以不屑地口氣疑問道:“你是誰?這裏的保鏢。”
“哪裏哪裏,我好歹也是文化界的人物,隻是名氣無法和人品高潔徐雨您相提並論,哈哈!”
徐雨臉色陡然大變,好像一隻癩蛤蟆一樣氣鼓鼓的,若不是看我身材出眾,一百個他上來也不行,說不定老早撲上來扇我幾個耳光了。
徐雨氣憤地說道:“王老,這個粗人在你麵前,實在是太不像話了,把他趕出去。”
王老皺皺眉頭,根本沒有理會徐雨,反而對我問道:“哦,那麼朱教授,你有什麼看法。”
我淡然地說道:“說起來也是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可能你們聞所未聞。”
“不妨說說看。”
我說道:“以前考古,不外乎察看曆史典籍、分析文物,或者利用先進的技術尋找。我這個方式,卻比較獨特,叫做性格分析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