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說,我知道,這時候我不該走。誰都可以走,我不該走。可是……
小老板張了張嘴,嗓子裏像有雞毛一樣,癢。幹咳著,終於咳出幾個字:大家都不容易。
還說什麼呢。但小老板多少是有些失望的,李想一走,等於少了他的一條胳膊,他的局麵將更加的難於應付,倒閉是遲早的事。隻是,小老板終究是不甘心,他在等著奇跡出現。十年前,小老板背著一個破蛇皮袋離開故鄉,那是一個清晨,天剛蒙蒙亮,初春的風,吹在臉上,像小刀子在割,路兩邊,都是湖。湖睡在夢中,那麼寧靜,他的腳步聲,驚醒了一兩隻狗子,狗子就叫了起來,狗子一叫,公雞也開始叫,村莊起伏著一片雞犬之聲。小老板在那一刻停下了腳步,回望家門,家裏的燈還亮著。他在心底裏發下了誓言,一定要發財,當老板,衣錦還鄉。出門打工,小老板吃過許多的苦,受過許多的難。這些,都不提了罷,小老板從來沒有埋怨過生活,也沒有恨過生活給他的苦。鄉裏人有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先是當工人,當技術工,跑業務。終於是有機會了,他有了自己的業務網,特別是賴查理的出現,改變了他的生活。他有了自己的製衣廠,十幾號人七八條槍,一路這麼走過來,終於有了一定的規模。他打過工,知道打工的苦,待工人不壞。他對工人說,將來工廠發展大了,我不會虧待大家。他是這樣說的,也當真是這樣想的。
小老板盯著電視畫麵,思想卻飛得很遠。李想想再說一些抱歉的話,但覺得這樣的話說出來就顯得虛偽,顯得多餘,也不說什麼。兩個男人,就這樣一言不發,盯著電視畫麵發呆。他們沒有想到,此刻,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正在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這件事,改變了世界。
就在李想覺得自己該走了時,鳳凰台的電視畫麵,出現了奇怪的一幕:大洋彼岸,美利堅合眾國那著名的雙子座大樓,那無數好萊塢影片中出現的標致建築,此刻卻像是兩個大煙囪,在冒著滾滾濃煙。兩位心事重重的中國男人,在這一刻都呆住了,他們忘記了自己正麵臨的困境。很快他們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和許多中國人的反應一樣,李想跳了起來,歡呼著,尖叫著,興奮著,打電話通知自己的朋友。李想還撥通了妻子劉梅的電話,隻說了一句話,趕快看鳳凰台。掛了,又撥了周城的手機,也還是那一句,快看鳳凰台。周城的手機信號似乎有問題,聲音斷斷續續地,問,看什麼,你說看什麼。李想高聲說,快看鳳凰台。周城這一次聽清了,說他在外麵談很重要的事情呢。周城問鳳凰台有什麼好看的,李想說,別問那麼多了,趕快打開電視機看鳳凰台,不然你會後悔的。小老板沒有歡呼,他隻是很冷漠地看著歡呼的李想,嘴角甚至泛起了一絲冷笑。他想到了那封信,沒有署名,但措辭很強硬,限他三天之內把工人的工資發了,否則,後果自負。隨信一起的,還有一把水果刀。刀很鋒利,閃著寒光。信肯定是他廠子裏的工人寫的,但是誰寫的,小老板不知道。他本來是想和李想談一談這封信的,沒想到李想提出了辭職,這讓小老板的心裏多少生了些許的疑惑,理論上來說,廠裏所有的員工,都有可能寫這封信,所有的員工,當然就包括了李想。看著李想的興奮與雀躍,小老板又覺得,這寫信的人不可能是李想。怎麼說,他也算得上是李想的恩人,李想不至於恩將仇報若此。
李想說,我知道,這時候我不該走。誰都可以走,我不該走。可是……
小老板張了張嘴,嗓子裏像有雞毛一樣,癢。幹咳著,終於咳出幾個字:大家都不容易。
還說什麼呢。但小老板多少是有些失望的,李想一走,等於少了他的一條胳膊,他的局麵將更加的難於應付,倒閉是遲早的事。隻是,小老板終究是不甘心,他在等著奇跡出現。十年前,小老板背著一個破蛇皮袋離開故鄉,那是一個清晨,天剛蒙蒙亮,初春的風,吹在臉上,像小刀子在割,路兩邊,都是湖。湖睡在夢中,那麼寧靜,他的腳步聲,驚醒了一兩隻狗子,狗子就叫了起來,狗子一叫,公雞也開始叫,村莊起伏著一片雞犬之聲。小老板在那一刻停下了腳步,回望家門,家裏的燈還亮著。他在心底裏發下了誓言,一定要發財,當老板,衣錦還鄉。出門打工,小老板吃過許多的苦,受過許多的難。這些,都不提了罷,小老板從來沒有埋怨過生活,也沒有恨過生活給他的苦。鄉裏人有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先是當工人,當技術工,跑業務。終於是有機會了,他有了自己的業務網,特別是賴查理的出現,改變了他的生活。他有了自己的製衣廠,十幾號人七八條槍,一路這麼走過來,終於有了一定的規模。他打過工,知道打工的苦,待工人不壞。他對工人說,將來工廠發展大了,我不會虧待大家。他是這樣說的,也當真是這樣想的。
小老板盯著電視畫麵,思想卻飛得很遠。李想想再說一些抱歉的話,但覺得這樣的話說出來就顯得虛偽,顯得多餘,也不說什麼。兩個男人,就這樣一言不發,盯著電視畫麵發呆。他們沒有想到,此刻,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正在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這件事,改變了世界。
就在李想覺得自己該走了時,鳳凰台的電視畫麵,出現了奇怪的一幕:大洋彼岸,美利堅合眾國那著名的雙子座大樓,那無數好萊塢影片中出現的標致建築,此刻卻像是兩個大煙囪,在冒著滾滾濃煙。兩位心事重重的中國男人,在這一刻都呆住了,他們忘記了自己正麵臨的困境。很快他們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和許多中國人的反應一樣,李想跳了起來,歡呼著,尖叫著,興奮著,打電話通知自己的朋友。李想還撥通了妻子劉梅的電話,隻說了一句話,趕快看鳳凰台。掛了,又撥了周城的手機,也還是那一句,快看鳳凰台。周城的手機信號似乎有問題,聲音斷斷續續地,問,看什麼,你說看什麼。李想高聲說,快看鳳凰台。周城這一次聽清了,說他在外麵談很重要的事情呢。周城問鳳凰台有什麼好看的,李想說,別問那麼多了,趕快打開電視機看鳳凰台,不然你會後悔的。小老板沒有歡呼,他隻是很冷漠地看著歡呼的李想,嘴角甚至泛起了一絲冷笑。他想到了那封信,沒有署名,但措辭很強硬,限他三天之內把工人的工資發了,否則,後果自負。隨信一起的,還有一把水果刀。刀很鋒利,閃著寒光。信肯定是他廠子裏的工人寫的,但是誰寫的,小老板不知道。他本來是想和李想談一談這封信的,沒想到李想提出了辭職,這讓小老板的心裏多少生了些許的疑惑,理論上來說,廠裏所有的員工,都有可能寫這封信,所有的員工,當然就包括了李想。看著李想的興奮與雀躍,小老板又覺得,這寫信的人不可能是李想。怎麼說,他也算得上是李想的恩人,李想不至於恩將仇報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