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楚玄默開始了他的正式學習槍法之旅。
按照魯深所言,長槍是軍隊中重甲鐵騎的標配,一支騎兵,其殺力最強的地方就在於雙方碰撞之後遞出的第一槍,膂力過人者,一槍甚至能夠捅穿兩三個敵人,經驗豐富的老兵一槍過後就直接棄槍不用了,因為在這種衝刺戰中用槍並不方便,一般是直接棄槍拔刀,用鋒利的刀劈砍敵人。真正的騎兵,從來不會像演義裏說的那樣,雙方衝到一起後就在戰場中央拚殺,那可就真是把騎兵當步兵了,騎兵的寶貴之處在於戰馬的衝擊力,一般兩軍對壘,騎兵相互衝鋒,鑿穿對方陣型後,並不直接撥轉馬頭,而是繞一個弧線之後回衝,以此來保證將馬的衝擊力發揮到最大。所以在軍隊中,幾乎不存在什麼真正的萬人敵,試想一下,哪怕是一位二三品高手,乘坐一匹千裏良駒,如果位於軍隊鋒線最前方,相互鑿陣兩次後,他自己撐得住,那戰馬撐不住住,而一旦落馬,雙方騎兵的相互衝擊踩踏,任你再是金剛不壞之身,也得給你踩扁。鐵騎之爭落馬即死,是軍中人盡皆知的道理。
所以軍隊中的長槍就很有講究了,槍尖首先得鋒利,這是所有長槍的共同原則,不然你怎麼去一槍捅穿敵人,雖然軍隊中除了重甲步兵和重甲騎兵之外,沒有哪支軍隊會瘋狂到全軍裝備鐵甲,但哪怕是一般的輕質皮甲或木匠甲,也不是普通人輕易就能夠刺穿的。除此之外,對槍身本身也有很高的要求,槍身本身必須要有很好的彈性,一般使用白蠟杆作槍身,輕巧方便,有很好的減震作用。當然也不是沒有瘋狂到用鋼鐵來做槍身的,不過那畢竟是極少數的武瘋子,這種人物不是屬於那種體魄驚人的,否則一次攻擊,光槍身傳來的巨大震動都能把虎口震出血。
魯深他們離開軍隊之後,使用的武器自然已交還部隊,做了獵戶之後,他們手裏倒是有鋼叉之類的,魯深此次前來就帶了一柄鋼叉,說是鋼叉,實際上也就隻有頭部是鐵做的,叉身本身用的是普通木材,當然以袁真的精巧手藝,叉頭部分相當鋒利,不過這是跟一般的武器比,魯深說首先用這柄鋼叉來鍛煉楚玄默對長柄武器的基本感覺,他會就地取材,再做一杆木槍。
魯深教他用槍時,並沒有再像用刀那樣讓他先拎著刀站著練基本功,而是直接開始教動作,而且就隻有一個動作,直刺,楚玄默對此雖然不解,但也沒有問為什麼。
直到楚玄默用十天刺出三萬槍後,魯深才給楚玄默解釋了原因,因為無論是多麼精妙的槍法,在他們看來都是華而不實的,對於騎兵而言,槍最大的作用,就是兩軍碰撞後刺出的那一下,一些好的槍法他當然也會,不過那都是建立在這一個動作的基礎上,而且這些槍法多用於雙方格鬥,在騎軍交戰時,除了一些變態的例外,一般誰也不會一直拿著槍當武器。
“所謂槍者,一槍過去,力求槍出如龍,一招斃敵,沒有那麼多花裏胡哨的東西,所以你一定要記住,簡單簡單再簡單,你學槍是對敵用的,不是耍的好看去吸引人的,算了,說這麼多也沒啥用,接下來你我以木槍對敵,習武嘛,隻有在實戰中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