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幾天,於館長找到何總:“阿奎這山村小子,從他辦的幾件事來看,還真不簡單,提拔他為副主任,做你的副手,帶他一段時間,你覺得怎麼樣?”
何總不以為然道:“阿奎剛來沒多久,未有寸功,馬上提拔,恐怕眾人不服,不服則嫉妒生,進而產生內鬥,使今後工作更加難於開展,不如暫時安排一個重要工作給他做,觀察加考驗,磨掉他的銳氣,等他做出成績,有空位時,然後再用,方為用人之上策。慢慢來,不著急,突擊提拔可不是好辦法。”
“好吧,按你說的做。”
工作之餘,何總喜歡釣魚為樂,阿奎不知為何偶然碰見,兩人坐在一起,開始隨意聊天。
“何總這麼忙,竟有這份閑心。”
“近來碰上煩心事,證券投資是一個新生事物,趕潮流聽朋友勸,糊裏糊塗誤入,被套半年,後來聽從專家勸說,參加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學習班,聚精會神的聽名師上課、如饑似渴向大師學習趨勢理論投資。
專家把它比喻為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一旦高速疾馳,絕不可能中途忽然停止,我們隻取其中一段獲利,簡單地說,就是不斷追漲殺跌;忽然聽到這新奇理論,覺得非常完美,於是補充資金又跟專家短線操作。
移動平均線、MACD、KDJ、DMI、換手率、波浪理論等等,輪番上陣,結果一敗塗地。
從理論上看,趨勢學說看起來非常正確,激動人心,實際上並非那麼完美,大千世界並不非聽你任意人為指揮,市場事實上的確存在緊急刹車、斷崖式下跌、異常波動情況,存在讓你猝不提防的突變。而且趨勢理論似乎專門與散戶作對,一買進就跌停,一賣出就漲停板,使散戶膛目結舌,實際操作效果甚至不如對技術一竅不通、的賣盒飯老太成果輝煌。”
“何總,我也有同感,前段時間,全民炒股,受周圍同事感染,居然對證券投資聊發興趣,而且涉足研究。”阿奎順著何總的興趣,也跟著胡謅、大談投資理論:
“證監會總是鼓勵人們長期投資,以時間換空間,無疑又是一正確的理論。然而大多數散戶總是想著如何暴富,沒有多少人去響應號召長期投資,缺乏耐心。
不料‘貪則多失,忿則多難,急則多蹶。’總想一夜暴富,抱著這種心態參與,結果頻頻受挫,屢戰屢敗。
專家們告誡說,任何人都無法躲過三七或二八開的概率,假如你能練到連續七八次斬倉割肉,而毫不動心,那麼恭喜你,心態術已經鍛練到家了。換一種說法,虧損的功夫也學到家了。
理論表麵上看起來非常正確,但事實上和操作上並非如此,莊家就是摸準散戶心理,在買賣信號上故意反向操縱,逆向思維,讓你防不勝防;主力的團隊,都是高等學校畢業出來的專業技術高手,每天無聊了,就在那裏故意畫圖玩,設計讓散戶們往圈套裏鑽。
總想輕而易舉發財致富的人們,在浩如煙海的技術指標中,孜孜不倦的苦苦尋找各種方法,很遺憾,就算是使用計算機那麼精確的手段來計算,最佳概率也不過是50-70%左右,如果完全按照操作信號進出交易,那麼它成功的概率隻有36%左右,甚至更低。
平均算法顯示的信號,從娘胎出來就已經注定了有缺陷,很簡單,操作信號顯示的行情,實際價格早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無論怎樣使用再精確、再複雜公式,也無法解決天生的缺陷。
如果選擇30%左右勝率,就意味著操作上大約七次是錯誤的。就像散戶們說的,止損割肉到你手發軟;另一方麵,事實證明,即使你費盡心機撈到一個概率高的指標,並不見得一定比概率低的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