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旅行中寓教於樂(1 / 1)

3.在旅行中寓教於樂

既然決定對孩子展開旅行教育,那麼你就要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絕不能將之當成走過場。

(1)在旅途中開展教育,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克服一些困難,而不能總是替代孩子解決問題。總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旅行教育也就失去了意義。

一個爸爸帶著兒子旅行到山腳下,兒子還走不穩,走著走著,就倒地上了,倒了也不哭,在地上亂爬。爸爸看了並不阻止。等孩子想要起來,向爸爸伸出手的時候,爸爸便伸出一個手指頭。孩子抓住爸爸的手指頭,費了很大力氣站起來。

要相信你的孩子,給他選擇的權利。如果孩子摔倒在地,不要急著去扶,應該盡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看孩子的意願,如果他不願意站起來,就讓他在地上再趴會兒。

(2)在旅途中開展教育,你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著急。尤其是在孩子用哭鬧來要挾你的時候,不要為周圍的目光而感到尷尬,隨意滿足孩子的要求。

有位爸爸帶著小孩去爬山,孩子還小,剛剛學會走路,要用小推車推著他走,可是這小家夥不想坐小推車,非要爸爸抱著走。爸爸不抱,一定要他坐推車。孩子抱著爸爸的腿,望著爸爸哭得淚汪汪的。爸爸停了下來,微笑著看他哭,也不訓斥。孩子生氣地把手絹扔在地上,爸爸也不吭氣,笑著撿起來。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孩子乖乖地坐在車子裏,一點也沒有剛剛哭過的痕跡,還挺開心的。

許多父母麵對這樣的情況,往往就會直接抱著孩子上山。他們沒有耐性跟孩子耗時間,也舍不得讓孩子哭天搶地。這樣一來,所謂的旅行教育還有什麼意義呢?

(3)在旅途中開展教育,要多讓孩子參與一些事情,特別是照顧他人。有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照顧一下你,讓孩子幫你拎一會兒包,或者幫你捶捶腿。這樣的事情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

有位爸爸帶著兒子和女兒去旅行,5歲的男孩就像個小大人似的,對3歲的妹妹關懷備至。上下樓梯的時候,他會和爸爸倆人一起抬著妹妹的小推車。其實,爸爸一個人就能搬動小推車,但是爸爸還是與孩子一起做這件事。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明確一點,帶孩子出門去旅行,如果想要收到教育效果,就不能走過場。在旅途中,孩子受到委屈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總是遷就孩子,應盡量讓孩子自己去麵對。如果你沒有正確的意識,即便為了孩子花費再多的金錢、心力,恐怕也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好爸爸導航】

對於孩子來說,旅遊既是娛樂,又是學習成長的過程,與孩子在一起的旅行時間,也是親子相處時最幸福的時刻。這種寓教於樂的親子教育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