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孩子自卑、膽小,怎麼辦
孩子上課不愛發言,遇到問題也不敢向老師或其他同學請教;平時不愛說話,不敢跟別人交流,總覺得自己不行,喜歡說:“我不行。”很明顯,這些都是帶有自卑情緒的表現。
麵對孩子的自卑,該怎麼辦呢?下麵就是一些處理孩子自卑心理的建議,你可以參考使用。
(1)少對孩子做負麵評價。小美是一個不愛說話的小女孩。有一次爸爸和老師交談時說:“我家這個孩子人很老實,就是不愛說話,有什麼事悶在心裏,希望你多費心!”看得出爸爸很擔心孩子的性格,希望老師多關心。但是小美卻在邊上拉爸爸的衣角,她示意爸爸不要再說下去。
孩子需要通過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來確認自我,爸爸的評價看起來沒什麼,但對於敏感的孩子來說,卻會很在意。經常發表這樣的評價,會讓孩子變得不自信,滋生自卑情緒。
(2)別揭孩子的短。有個漂亮的小女孩脖子後邊有塊黑斑。她本來是快樂的天使,但是有個小朋友有天對她說:“你的脖子上怎麼會有這樣的東西呢?”從此小女孩每天都要照鏡子,小心地用頭發遮住黑斑,自然自卑的情緒也逐漸滋生了。
(3)別把內向的性格當成缺點。許多人潛意識裏總會把內向的性格當缺點,這種觀念很有問題。性格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內向、收斂的性格相對於外向、活潑的性格來說,雖然在適應社會方麵存在更多的難度,但並非一無是處。比如,內向性格者考慮問題周到全麵,計劃周密詳盡,做事謹慎,善於觀察和思考,等等。作為孩子的教育者,若你不斷表露出對內向性格的負麵看法,那麼內向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卑。
(4)少幹預孩子的行動,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孩子有時候會有一些自己的決定或者安排,這時候你不要隨意處置,隻要保證孩子在成長的大方向上不出現偏差,可以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5)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敞開心扉。關心孩子的學習和上課情況,不要總是以檢查員的身份出現,而應該作為孩子的朋友,去了解孩子的心情,建立平等的關係,充分信任孩子。你的目標就是通過情感交流,讓孩子主動向你靠攏。
(6)對孩子的行動,多加以鼓勵,以鍛煉孩子的膽量,提高其自信心。比如,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買喜歡的東西;鼓勵孩子多交朋友,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中做客或者出去玩,讓孩子多接觸人。孩子經常進行這樣的活動,有了更多的溝通機會和體驗,膽子逐漸變大了,自卑心理也會逐漸減弱。
【好爸爸導航】
有的孩子之所以變得越來越自卑,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他們時時處處總是被批評與指責。長此以往,孩子每做一件事,在潛意識中總會對自己做出否定的評價。因此,家長不要奢求孩子能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而應該首先鼓勵他們去做,然後努力發現孩子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值得肯定的方麵,並及時表揚,從而逐漸增強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