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周夏根本就是放嘴炮,忽悠柳家行動,從而留下馬腳的話,那柳家非但沒有半點收獲。和周夏的交情更會就到此為此,再沒有挽回的餘地。
即便從最好的情況來看,柳家竭盡全力,發動所有關係,通過種種手段,將周夏嘴裏所講的確實可能存在的幾件珍貴東西弄到手的話。柳家固然會很大的斬獲,但和周夏的關係,毫無疑問,更會降到冰點。這可是斷人財路,比殺人父母還大的仇。
為了有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放棄到手的利益和周夏的友誼,這樣的事情,究竟值得不值得去做,柳遠山心底自有抉擇。
相信柳玉晴也是一樣,而且這誘惑對她來說,肯定沒對柳遠山那麼大。
但兩人都沒有講出來,這話講得太明白的話就不好了。
於是,兩人很有默契地不去提這事情,柳遠山接著看下麵一幅畫。
柳玉晴的心思則完全不在畫上,從接到周夏的電話過去拿畫到現在,她整個人完全有些漂浮,說是被天降餡餅砸到頭也很貼切。
值得慶幸的是,柳玉晴的表現堪稱完美,但她並沒有滿足於此,這會難得靜下來,她也就在心底仔細回想以及琢磨著一些東西。諸如柳遠山所說的終身大事問題,將來又該如何處理公私方麵的問題等等。
但有一點卻是無需置疑的,那就是和周夏的關係即便不更進一步,也絕對不能幹出一些蠢事來使之惡化。
說真的,柳玉晴內心裏倒是有些擔心,柳家當家作主的柳遠山他們的心思,可不是她所能猜測得到的。
是她從最初發現周夏的潛力,並盡心培養提拔他,要說對他沒一點個人感情色彩在裏麵,也不可能。
可後麵周夏一飛衝天,一發不可收拾,這短短時間內,盡管明麵上的事情,她都處理得相當妥當。可內心地,對於雙方角色悄然轉換這件事情,總讓她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些迷惘。很多夜晚的時候,柳玉晴都在心底問自己,感情世界裏,一旦摻雜了利益在裏麵,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這樣的感情還純粹不純粹?是不是值得珍惜的,周夏心底究竟是怎麼看自己的?
而到現在,周夏這家夥更是進入了炙手可熱的巔峰狀態,還拿出了陸探微顧愷之這樣的大家作品來,一旦處理不好的話,就很有可能就前功盡棄。
她自然不希望看到大家鬧掰的結局,對柳遠山的態度也格外關注,她也希望,他在看完顧愷之的《廬山圖》之後,還能堅持先前的意見。
不過,她轉念一想,以周夏現在的關係,就算柳家想要對他有所行動的話,也並不容易,一旦傳揚出去,柳家的聲譽肯定就毀於一旦了,相信柳遠山他們能看清這樣的事實。
而柳遠山在打開盒子,看到另外一幅畫之後,心底更是感概萬千。
因為這是顧愷之的作品啊!
說顧愷之的畫每件都是國寶,一點都不誇張,連唐人仿他的《洛神賦圖》現在都被視為國寶,更別提他的真跡了。
周夏弄來他的山水畫代表作《廬山圖》,也有可能是中國美術史上第一幅山水畫,這氣運,確實是無人能擋!
和先前陸探微的那幅畫像不一樣,如果周夏想在這幅畫上造假上,可就沒那麼容易。
這是因為顧愷之有畫作傳世,即便不是顧愷之的真品,但對於鑒定顧愷之的作品,這幫助可謂是相當巨大的。
顧愷之的畫風、風格、行筆特征、落墨、落款、意境等等特征,在眾人心中,最起碼,已經有了一個固有的印象,雖然說不得是標準,但你要拿天馬行空的畫來號稱是顧愷之的作品,肯定被大家噴你一臉。
眼前這幅畫,經驗豐富老道的柳遠山,和先前一幅畫一樣,他同樣沒能在畫的基礎材質風化特征時代氣息等客觀證據方麵找到任何的破綻。要鑒定這幅《廬山圖》真假,還是得在畫的本身上來下功夫,這時候,就要考驗鑒定者對顧愷之本人以及他的作品,有多深入的研究了。
柳遠山雖然對顧愷之有些了解,可畢竟不是專攻這方麵的,比起那些一輩子都專精於書畫作品的,還是有些差距的。
貿然之間,他也不能就此做下定論,但照他自己過往的經驗來判斷,這兩幅畫是真品的可能性相當大。這可是值得天地拍賣公司以及柳家慶幸的好事當然,由此帶來的誘惑更是讓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