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瓜途艱難(1 / 3)

客人走的走,來的來,由於生意太火暴,後麵竟排起了長隊來。插不上號的心煩氣躁,忍不住嘮叨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喝上呢?”

茶攤老板昨晚聽說今天氣溫升高,特意趕早起來燒了三大缸茶,等涼透了給大家“送涼”,卻沒料喝茶的人比他想象的還要多,從早到午,客源不斷。僅僅半天時間,三大缸已經見底了。眼看外麵的人還在等著,壺裏缸裏卻斷了茶,茶攤老板不由皺起眉頭打起鬼主意來:如果往水缸裏摻些涼水當茶賣,不但不用燒開水,還能增加收入呢。正想到這裏,忽見那些客人紛紛放下茶碗,飛快地往外麵跑去。茶攤老板納悶地翹首往外麵一瞧,竟看到對門的馬路上來了一對賣瓜父女。

這對父女他是認識的,每年夏天,除了從三十裏外過來賣瓜的一名中年壯漢外,就是這對來自合家村的瓜把式張僑漢和他女兒張小梅了。每年一到這個時候,這對父女必來賣瓜。如此一來,令茶攤的生意大大慘淡,差點到了人客跡絕的地步。茶攤老板恨死那些跟他搶生意的賣瓜人了,一見到他們,心裏就像堵了一塊石頭,非常的不舒服。去年,他花錢找了幾個沒事幹的青年,把剛進鎮的中年瓜漢給拉到巷子裏痛打一頓。事後,不但搶走了他的瓜和錢,還喝令:“以後永遠不得進鎮!”

解決了一個對手,他心裏感到好不痛快。接著,他準備把張僑漢也趕走。就在萬事俱備時,他妻子忽然跑來說:“老頭子死了。”他忙於籌辦老父親的後事,把這事給擔擱了下來。

今天,茶攤老板又看到張僑漢,不禁想起去年的事,心想:今日不趕走你,我就不開茶攤了。想罷,放下茶壺,跑出茶攤,找人去了。

張僑漢和他女兒小梅還未選好位置停住瓜車,一群人一窩蜂似的跑過來,攔住了去路。大家拍著那青條條,花條條的西瓜,迫不及待地問:這瓜多少錢一斤?多少錢一個?

張僑漢停下小推車,笑容滿麵地拿起秤說:“我這瓜一毛五一斤,任挑任選。”

大家說:“不貴不貴!”紛紛圍著瓜車挑選西瓜來。

後麵的人夠不著,便使勁往前擠,邊擠邊叫:“好的留點給我,別挑光了。”這一擠,頓時亂了套,前麵的人被推到了瓜車上,後麵的人被踩了腳,碰了頭,頓時,啊喲,啊喲!叫聲連天。

張僑漢和小梅見場子亂了,趕緊喊道:“大家別擠,順著來,順著來……”一連喊了數遍,這些人才像長了耳朵似的排成內外三圈,等待選瓜。

站在最前麵的是一個高個子青年。他隨便挑了一個青皮西瓜往秤盤上一放,說:“老伯,稱稱看。”張僑漢提起秤繩一量,十二斤足。張小梅在旁邊馬上算出:“十二乘一毛五等於一塊八。”

“不貴!”青年爽快地付了錢,笑嗬嗬地抱著西瓜轉身走了。

客人走的走,來的來,由於生意太火暴,後麵竟排起了長隊來。插不上號的心煩氣躁,忍不住嘮叨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喝上呢?”

茶攤老板昨晚聽說今天氣溫升高,特意趕早起來燒了三大缸茶,等涼透了給大家“送涼”,卻沒料喝茶的人比他想象的還要多,從早到午,客源不斷。僅僅半天時間,三大缸已經見底了。眼看外麵的人還在等著,壺裏缸裏卻斷了茶,茶攤老板不由皺起眉頭打起鬼主意來:如果往水缸裏摻些涼水當茶賣,不但不用燒開水,還能增加收入呢。正想到這裏,忽見那些客人紛紛放下茶碗,飛快地往外麵跑去。茶攤老板納悶地翹首往外麵一瞧,竟看到對門的馬路上來了一對賣瓜父女。

這對父女他是認識的,每年夏天,除了從三十裏外過來賣瓜的一名中年壯漢外,就是這對來自合家村的瓜把式張僑漢和他女兒張小梅了。每年一到這個時候,這對父女必來賣瓜。如此一來,令茶攤的生意大大慘淡,差點到了人客跡絕的地步。茶攤老板恨死那些跟他搶生意的賣瓜人了,一見到他們,心裏就像堵了一塊石頭,非常的不舒服。去年,他花錢找了幾個沒事幹的青年,把剛進鎮的中年瓜漢給拉到巷子裏痛打一頓。事後,不但搶走了他的瓜和錢,還喝令:“以後永遠不得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