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同一首歌再次響起(1 / 1)

第十一章

同一首歌再次響起

校園藝術節上,帥氣男孩兒的一曲《大中國》餘音未盡,眼前飛快晃過一個人影,一張紙條塞到我手上。那麼熟悉的動作,讓人發笑又讓人心痛。是那個智障的孩子。細長的腦袋,聚在一起的五官,呆滯的目光,向外翻突的嘴唇,已經十七歲了,可還是個彎腰弓背的瘦小男孩兒。他雖卑微,卻常常向我們證明他的存在。遇到老師,他會突然跑上前,大喊一聲“老師好”,然後離開;課間,老師辦公室的窗外有時會出現一個小腦袋,求助的目光追逐師長們的行蹤;他和老師說話,往往是支吾著訴說哪個男生欺侮他,希望替他討還公道。在這個孩子眼裏,師長就是他的保護神。

展開那張皺巴巴的紙條,幾行歪歪扭扭的字映入眼簾:“老師,我也要唱《大中國》,給我們初一二班加分!我去班裏準備了。”

坐在旁邊的校長默默拿過我手裏的字條,注視著那稚拙的字體,神色凝重。扭頭望教學樓,那個瘦小的身影還真的在初一二班教室裏晃動。過去他唱歌的情形曆曆在目——放學時,他倏地從某個角落竄出,大聲唱起歌,一邊唱一邊四處張望。由於先天吐字不清,在支吾聲中細聽,有時可以辨出歌詞和曲調。他張望時帶著滿足的憨笑,眼神裏流露出被認可的期待。

節目已近尾聲,他又出現在眼前,“老師,我……我,準備好了!”他支吾著。我低聲說:“冬冬,每班隻允許出一個節目,你們班的武術表演已經結束。”校長卻微笑著望向冬冬:“一會兒你就到主席台上唱吧,我給你報幕。”“好!好!”他重重地點頭。

節目單上的節目演完,興奮不已的同學們準備離開。校長走上主席台,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一本正經地說:“現在我們欣賞最後一個節目——《大中國》,由初一二班冬冬演唱,請大家鼓掌!”隨著校長的掌聲,更多掌聲響起來。他還是一溜煙似的,彎腰跑上主席台。

同一首歌再次響起,剛才那個帥氣男生唱得很精彩的《大中國》的旋律,被弱智男孩兒用嗚嗚哇哇的聲音送出來……這聲音令人發悚,令人心痛,也令人感動。在一片靜默中,這歌聲是那麼響亮,這歌聲展示著一個被命運扭曲的弱勢生命的存在。歌聲結束,在一片閃閃的淚光裏,所有的手,都送出最熱烈的掌聲。

校長用一個細微的舉動讓大家明白了尊重的含義:每一棵小草都有起舞的機會,每一朵小花都有開放的理由,即使是卑弱的生命,也有在人生舞台一展歌喉贏得掌聲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