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編好自己的人生劇本(1 / 1)

第二十三章

編好自己的人生劇本

看丁立梅老師的陪考日記《等待綻放》,感動之餘,不時在書上勾勾畫畫,女兒閑暇時,給她看,給她講。大多時候,女兒笑笑,不置可否。今天,終於讀完,到女兒房間,讓她看今天勾畫的一些句子,看書中插圖——丁老師兒子“勵誌牆”上的紙片。

“你在堅持。做數學做到看見數字就頭暈,做英語做到看見字母就想嘔吐,但你仍然堅持著往下做,咬著牙做。”這是兒子距高考還剩一月零幾天時丁老師在日記中記下的句子。我指著這句子問女兒:“你有過頭暈嘔吐的感覺嗎?”女兒笑著搖頭:“我又不是丁老師的兒子。”我也笑了,女兒是我家的苗苗,和丁老師家的瀟瀟一樣,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風景。別人走的路,可以欣賞,可以借鑒,但是,不可以盲目地跟著人家去走。女兒攤開的作文材料,是愛因斯坦的名言:“踩著別人腳步走路的人,永遠不會留下自己的腳印。”我拿起女兒的筆將這句子記在紙片上。她見我記,不知從什麼地方變出一個精致的小本子,封麵上有兩行小字:“不是每一天都能這樣快樂的,你找到你的快樂了嗎?”她很快翻到小本子其中的一頁,指著幾行瀟灑的字跡,“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她說:“媽媽你看,這句子和愛因斯坦的名言是不是異曲同工?”

翻看女兒的小本,原來也不乏勵誌名言的,隻是,女兒沒把它們貼在牆上,而是記在了我所看不到的紙頁上,或者心裏。剛剛談“勵誌牆”的問題,她指著淡雅清新的壁紙笑:“媽,你那麼愛整潔,舍得讓我貼嗎?”本子才翻了幾頁,女兒又變出一張缺了邊角的作文卷遞到我眼前:“看啊,這是我的一篇考場作文,與這名言警句有關。知道這作文紙為什麼這麼破嗎,是因為老師貼後麵牆上當範文讓全班同學‘瞻仰’了好多天。”原來我女兒,也有輝煌的足跡,隻是,我更多看到的是她這張稚嫩可愛的笑臉,忽視了她身後成長起來的足跡。

女兒的字,比我的漂亮,這是大家公認的。文題是《編好自己的人生劇本》,是一篇議論文。女兒讀書多,旁征博引的功夫,我遠遠比不上。文章最後一段是這樣的——拿破侖說:“人活一世,不給世間留下一點痕跡,不如不出生。”所以,不要甘心成為你父母的續集、你子女的前傳或你朋友的外篇,而應該去嚐試編寫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走自己的路,走出一路風景,讓歲月動容,讓世界驚豔!

原來小本子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不僅僅是女兒的勵誌語,還是取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六月的高考,意味著女兒將走上一段嶄新的人生旅途。女兒走出的風景,也會讓世界驚豔嗎?默默地期待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