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戰場上親自操炮發射(2 / 2)

也許是上帝安排,在這緊要關頭,華盛頓生病了。連日高熱不退,頭痛難忍,身體虛弱,經不住騎在馬上顛簸折騰,隻有躺在馬車上隨著後衛部隊行動,布雷多克將軍帶領主力走在前麵。

這支龐大的精銳部隊,在信息不靈、敵情不明、糧食短缺、內部不和的狀況下,極其緩慢地向西方蠕動。

部隊好不容易越過了大草原困苦堡,華盛頓預感到處境不妙。大隊法軍可能就在不遠的前方,隨時有遭到法軍突然襲擊的可能。

1755年7月,一個酷熱的天氣,部隊夜宿營地距敵人盤踞的迪凱納堡大約24公裏。

7月9日,天氣連續幾天晴朗無異常。中午時分主力部隊渡過了莫諾加希爾河,來到一片叢林地帶。

華盛頓見地形十分險惡,頓生疑竇,恐有伏兵。但布雷多克將軍卻命令部隊整頓軍容、高舉軍旗、鼓笛齊奏,威武雄壯地渡河。據說就憑這樣的軍威也足可壓倒敵人。皇家部隊的官兵們,看起來仿佛是去參加宴會,而不是準備去戰鬥。

華盛頓的軍人氣質早被丁威迪先生所承認,丁威迪和其他人早已向布雷多克將軍介紹過華盛頓個人的才幹,說他對這個地區的深刻了解以及他在邊疆工作的經驗。華盛頓慎重行事,避免采用一切可能引起指揮權問題的措施,在對方提出質問時,也心平氣和地加以解釋。

華盛頓顧不得病體未愈,翻身上馬追趕總司令。他建議停止前進,立即派偵察部隊搜索前方及兩翼。

然而為時已晚,林子裏響起了密集的槍聲。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由於沒派印第安人偵察,中了伏擊!第一排槍彈就擊倒了十多名前衛尖兵。

射擊繼續下去,但仍然是從隱蔽處向外射擊。這時,華盛頓和兄弟們退入戰壕,命令他們隻要看到敵人就可以射擊。這樣,整個白天,雙方一直小規模地對射。法國人和印第安人在樹木的掩護下盡可能逼近,最近的地方在60米開外,但從來沒有走到空曠地帶。

與此同時,大雨傾盆而下。困苦不堪、精疲力竭的士兵在戰壕裏淋成落湯雞,許多滑膛槍都淋得無法再使用。

布雷多克表現出了驚人的沉著鎮靜,馬上作出反應。他命令800人主力,迅速接應前衛部隊。

華盛頓根據叢林作戰的經驗,建議把部隊分散開來,利用地形和林木作掩護,各自為戰與敵人周旋。

遺憾的是將軍不納忠言,一如歐洲傳統的老戰法,命令部隊一字排開,呈散兵線列隊進攻。

這是何等驚心動魄的悲壯場麵!法國兵和印第安人隱匿在大樹背後,對準毫無遮攔的整齊隊列打活靶。

平時老爺氣十足的英國軍官,都表現出意想不到的大無畏勇氣。他們絕對服從命令,冒著敵人的炮火鐵青著臉邊放槍邊前進。他們看不見敵人的身影,隻能根據敵人射擊時冒出的一縷青煙回擊,射出的子彈漫無目標。自己人成排倒下,第二線又替補上去。沒有人怕死退縮,沒有人臨陣脫逃。

軍官們身先士卒,60歲的布雷多克將軍就站立在前線指揮。他不下撤退的命令,幸存的官兵就不會停下前進的步伐。

精銳的英國正規軍傷亡過半,倒是弗吉尼亞民團懂得叢林戰法,平時自由散漫,這時候都不用命令,各自尋找一處樹木作掩護和敵人對射。

此役英軍共傷亡七百多名,各級軍官陣亡超過三分之一,武器物資損失殆盡。弗吉尼亞民團的損失最大,一個連隊全連無人生還,另一個連隊的軍官全部犧牲。布雷多克將軍已為國捐軀,也就不必指責,更無從追究責任了。

倒是華盛頓不顧病弱之身,在槍林彈雨中作戰,還親自操作發射炮彈。他的兩匹坐騎先後被打死,上衣被射穿四個彈孔,能平安生還,真是個人間奇跡。

這次戰役,是英軍在北美空前慘重的失敗。

事後查明,該地設伏的根本不是法軍主力,隻是一支分遣隊。其中正規法軍72人、加拿大人146名、印第安人637名。他們駐紮在附近的小據點杜坎堡,聽說有3000名英軍來攻,害怕守不住杜坎堡,就派出一支分遣隊到河邊阻擊。

法方傷亡總數不超過70人,此役成了世界戰史中的一個很有特色的戰例。過去,北美各州對英國的強大力量敬如神明,這一敗績則是對迷信的致命打擊。

一個偉大人物的出現,必然有一個鋪墊、孕育、生長、挫折、發展的過程,其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英、法兩國大動幹戈,其性質是不義之戰。就華盛頓而言,他這樣做實際上也是在捍衛整個弗吉尼亞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