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戰敗,徹底讓項鬆跌入穀底,整個人渾渾噩噩。
項固知道,就算再給他一年,他依舊無法戰勝項鬆。
不對!
應該是無法戰勝項經緯第二!
被項鬆施展到第十三式的乾坤刀,和前麵的刀法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項固想放棄了!
附身在項固身上的孟夏,也壓抑的厲害。
項固在思考,他同樣在思考。
若是換做他和項鬆交手的話他會輸的更慘!
倒不是孟夏才情不如項固,而是因為孟夏沒有項固狠!
這般渾渾噩噩,一去就是半年。
項固的實力不進反退!
改變的契機,來源於項固和鍾梁畿的偶遇。
鍾梁畿不是什麼前輩,也不會什麼強大的武學,鍾梁畿隻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
按理,這樣的兩人不會有什麼交集,但偏偏兩人就奇跡般攪合到了一起。
鍾梁畿讀書寫字繪畫飲酒,放浪形骸,甚是灑脫。
這種處世方式和始終緊繃的項固,完全就是兩個極端。
一次,項固酒後吐真言,鍾梁畿這才知曉項固的經曆和故事。
聽完後,鍾梁畿反問,“你的武學理念是快準狠和奇詭吧?”
項固不解,但還是點頭稱是。
鍾梁畿:“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在奇詭之上無法做的更絕,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鍾梁畿的話,有如一道閃電劃過夜空。
殺敵隻需要一刀,這種理念很對,但卻又不是全對。
麵對一般的敵人,這一刀絕對能建功。
但若是麵對比你快還比你全的才,這一招沒能建功則會立馬陷入劣勢。
鍾梁畿的話,並沒有什麼高深之處。
但卻勝在合適!
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
這就給了鑽牛角尖的項固,相當大的啟發。
從這開始,項固開始反向總結自己的刀法。
曾經被他練殘練缺的刀法,再次被他一一拾起,開始重新將它們練“全”。
而在這個時候,項固的刀法開始由快轉慢。
當將刀法重新練全之後,項固這才對刀招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尤其是乾坤刀第一式,更是深深觸及靈魂。
至此,項固才更進一步認識到,這乾坤刀是一本什麼層次的武學。
回想起從項鬆手中看到的乾坤刀,項固開始模仿姿勢,逆向推演。
原原本本推演出來,當然沒有那麼容易。
因為。
乾坤刀這種層次的武學,不僅在於形更在於神。
但項固畢竟完整的掌握了乾坤刀第一式,在刀道一途也走了相當遠,還原乾坤刀後幾式的形之後,項固也慢慢摸索出了一些東西。
以乾坤刀的形為基礎,項固總結自身所學,開始創立自己的形。
項固創刀非常的順利,因為,項固曆經的戰鬥太多了,又有乾坤刀做參考。
很快,項固就按部就班,創立了九式刀法。
回想起自己的經曆,項固將這九式刀法命名為「百戰刀法」。
又到了一年之約的日子,這一次項固回返,則又發現了一些變化。
項鬆在燕山,名聲更大了。
除了“項經緯第二”,還有一個則是刀奴!
之所以有這麼個不雅的綽號,則是因為名聲鵲起,打遍燕山年輕一代無敵手的項鬆,沒有自己的想法。
當然。
這裏諷刺的味道很重,極有可能是有心人故意搞事。
但不管如何,項鬆的名聲鵲起,連帶著“阮回”的名聲也水漲船高。
從某種意義上來,項鬆和項固的交鋒,更像是項固直接對戰項經緯!
這是現世和傳的對決!
決戰那一,觀戰的人很多。
項固的百戰刀法,帶給了項鬆相當程度的驚訝!
因為項固的刀變了!
以正合,以奇勝。
不再追求極致的快,也不再追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狠,而是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正奇相間。
這種快慢相合的節奏,就像是獨特的曲調,色彩相宜的畫卷,有著一種獨特的美感。
這一次,項鬆施展到了乾坤刀第十九式。
項固再次戰敗!
但是。
和上次不同,項固沒有因為失敗而沮喪,反而戰意更盛。
因為,乾坤刀第十八式是個分水嶺。
十八式過後,就會自然而然過渡到“刀意”。
也就是,單純的在招式層次,哪怕項經緯第二也無法勝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