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既來之則安之(1 / 2)

如果密信中所言屬實,或許根本不需要蓬萊山出手。

我朝在不姥山如今放置十萬兵馬,對付如此規模的南巫兵甲或許有些吃力,但若是再投放入五萬兵馬,便足以應付此局勢了。

至於西域那邊,臣反而認為不可小覷。

西域安穩了多年,此時敢大動幹戈必定有著非常的盤算。

臣認為不如從其內部著手,或許會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至於具體如何,臣自當書寫一份奏折呈上。”

魏文墨雙手負於背後,腳步沒有絲毫減慢的跡象。

湯興偉所言不假,如果再在不姥山投入五萬兵力足以改變戰局,甚至再次投入十萬兵力也未嚐不可。

隻是,他卻始終記得那日養龍殿內的棋盤上始終盤旋於上空的攪動風雲。

就在這時,剛剛住口的湯興偉再次開口。

“臣附議,打。”

大魏王朝與南巫族之間有座著名的山脈。

山脈連綿不絕,高聳入雲,峰奇峻險。

這便是不姥山。

在最初中州剛剛建朝時,不姥山乃是天然的界限。

不姥山以北是大魏中州地界,以南則是南巫族的疆土。

隻是因為大魏王朝初定,國力孱弱,南巫族騷擾不斷,企圖能夠多多吞噬些疆土。

誰知,卻沒有想到因為平水大捷反被打回去幾百裏的疆土。

這就有些有苦難言了。

不姥山以北有座城鎮叫作夏州城,乃是大魏王朝的正南門戶,直麵南巫族。

因為再往南行便是連綿不絕的山脈,兵將無法繞路而行,所以夏州城正麵相對的三座官道則成了兵馬運輸的主要線路。

當然,若真的發生戰事,這裏也就成了主戰場。

夏州城的建築規模極其宏大,相比江南道重鎮鳳城和洛河以東的奉天城都要毫不遜色。

若是以鬆泉鎮之流相比較,夏州城怕是其四五倍之巨。

毫不誇張。

城鎮主要是以極其難開采但價值極高,硬度極高的青石鑄造。

城門外數十裏又有左右瞭望碉樓各四座,瞭望碉樓以外還有八座烽火台。

每座烽火台又備有重甲營和輕弩營,若非大量兵馬壓境,對方怕是連烽火台都難跨得過去。

倘若當真前線戰事吃緊,烽火台則會立刻燃起狼煙,瞭望碉樓看到後便會立刻派出斥候返回城鎮稟報。

如此排兵布陣,又在夏州城腳下,實在是很難出現紕漏。

方昊和陸薇薇兩人自夏州城北門牽馬而入,先是隨便找了間客棧住下。

按道理說,他們本不應該入城,而是應該直接前往東邊不遠處的菩提山。

菩提山上菩提寺。

可是自從那位神秘老真人出現後,方昊突然改變了主意。

既然以前試圖拉攏過方廣兄弟之流,如今順路拜訪一下這位夏州城大將軍也未嚐不是好事。

何況,在藏劍山莊時也聽陸莊主提及過這位大將軍,而自己又有方氏令牌在身,應該不至於會被掃地出門。

將軍叫作崔振,英勇善戰,嫉惡如仇。

他並非是方守業將軍的麾下,卻因隨軍馳援方將軍而機緣巧合與方虎誠和陸遠重等人相識。

因為崔振極為勇猛深得方家軍隊兒郎的賞識。

後來聽說方守業夫婦因被朝堂算計而殞命疆場,忿忿之餘又因對方家夫婦的敬畏,主動上書請求調至夏州城。

直至這座城鎮原來的大將軍年邁調回帝都任命文職,他這才終於有了升遷的機會。

陸薇薇並沒有跟隨方昊前去將軍府,因為此處距離八方聖殿不遠,所以歸屬聖殿管轄的機構繁多。

她需要前去暗中查探下關於化解蠱蟲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如此,方昊並不擔心她的安危。

將軍府外的護衛頗多,或許是因為城鎮地理位置的原因,守衛皆重刀重甲。

“勞煩各位通報一聲,就說方昊有事求見。”

諸位守衛像是沒有聽到一般,甚至看都沒有看他一眼。

不過,方昊的行徑卻引來了周邊行人的好奇。

“居然有人敢在將軍府門前鬧事,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就是就是,雖然崔將軍乃是出名的剛正不阿,人好心善,但也不會允許他人在府前無理取鬧啊。”

“先別著急,看看再說。”

眾人冷眼旁觀,各執一詞,不過卻都是過來看笑話的。

將軍府高高在上,冰冷待人不假,但老百姓都能理解,畢竟崔將軍做的乃是護城為國的大事。

隻要能夠讓老百姓踏踏實實過日子,就比什麼都強。

方昊心中苦楚一笑,把剛才的話又說了一遍。

這時才終於有人答話,“將軍公務繁多,並不是誰相見就能見的。”

這位守衛說完又回到了隊列,隨後還不忘白了方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