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在分析、研究昆蟲的行為時,不追究其行為產生的原動力的話,必然會陷入矛盾之中,我們就會停留於永無休止的爭論之中;而且,這種爭論並不能把我們引向解決問題的方向。昆蟲的行為到底有無意識的參與?它們有無改變習慣的能力?回答是模棱兩可,既不能肯定也無法否定。我們隻能這樣解釋:如果這些行為出於意識的作用,那麼它傾向於肯定;如果是出於本能,那麼它就傾向於後者。我們還是通過舉例來說明昆蟲的本能和意識之間的區別吧!

幹泥蜂總是用濕土或泥巴築巢,這是它的本能行為,是這名泥匠永不改變的基本特征。這種築巢方式不隨時間、經曆的改變而改變;即便是為生活所迫或麵臨自然界的選擇淘汰,它也不會改變這種築巢方式,你無法使它像蜾那樣用幹泥土築巢。

但在築巢過程中,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幹泥蜂的巢都是用濕土築成的,不防雨,因此它必須有一個避雨棚。最初的幹泥蜂把巢建在石頭下麵,後來慢慢又將巢挪到人類的家中,這樣既舒適又避雨。這一過程,顯然絕非本能所致,它是一種由意識決定的行為,是一種能動的改造行為。

幹泥蜂用蜘蛛喂養幼蜂,這也是一種本能行為。無論何時何地,也不管季節氣候的變化及蜘蛛的富足與貧乏,對於幹泥蜂家族來說,蜘蛛是它們唯一至愛的糧食。雖然幼蜂對我喂它的人工食品也感興趣,但本性使然,它們的前輩是吃蜘蛛長大,後代也注定隻會用蜘蛛哺育兒女,決不會有什麼特殊的環境使它轉變觀點去選擇同樣有營養的蟋蟀之類的食品。顯然,是本能束縛了它對糧食的選擇。

但是,當圓網蛛——幹泥蜂最喜歡吃的那種蜘蛛稀少的時候,幹泥蜂會不會就此絕食了呢?不會的,它會選擇獵捕其他種類的蜘蛛。這不能說不是它的意識行為吧!這種意識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可以彌補本能的不足。幹泥蜂也正是通過這種意識的作用來區分蜘蛛和其他昆蟲,為家庭捕獲足夠的獵物。

多毛石蜂哺育後代的食物是大毛蟲,母蜂用蜂針叮刺大毛蟲胸腹部的神經中樞,麻醉毛蟲,從而使幼蜂能享用新鮮美味的大餐。母蜂高超的外科技術絲毫看不出任何經驗積累的痕跡,因此,隻有一種可能:這種技能從一開始就非常完善,而且作為一種本能被不斷地延續了下來。但相對於這種本能的、無意識的外科技術,母蜂捕獵時對獵物的選擇卻顯然是由意識決定的。它們沒有本能地隻選擇某一種毛蟲,因為在它們的蜂房中我們發現了多種顏色不同的毛蟲:灰的、黃的、綠的甚至有條紋的,顯然它們還是能分清毛蟲顏色上的差異的。

切葉蜂(Megachile)把樹葉切成圓片築巢,黃斑蜂用棉花築巢,還有的蜂類用樹脂築巢,這是它們各自的本能。會不會將來有一天,用葉片築巢的切葉蜂忽然改用棉花築巢,用棉花築巢的黃斑蜂改用樹葉築巢,或是用樹脂築巢的蜂類改用泥土築巢了呢?這種現象可能出現的幾率實在太小。每種蜂都有自己獨特的築巢方法,絕不會因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用樹葉的還是要用樹葉,用棉花的不會放棄棉花,用樹脂的隻知道用樹脂,它們現在不會彼此交流築巢方式,將來也不會。這能說明的還是——本能,是本能使它們保持著各自的習性,它們的築巢技巧因此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經驗的積累有任何改變、創新和進步。今天的蜂巢隻是昨日的翻版,明日的樣本。

如果我們在分析、研究昆蟲的行為時,不追究其行為產生的原動力的話,必然會陷入矛盾之中,我們就會停留於永無休止的爭論之中;而且,這種爭論並不能把我們引向解決問題的方向。昆蟲的行為到底有無意識的參與?它們有無改變習慣的能力?回答是模棱兩可,既不能肯定也無法否定。我們隻能這樣解釋:如果這些行為出於意識的作用,那麼它傾向於肯定;如果是出於本能,那麼它就傾向於後者。我們還是通過舉例來說明昆蟲的本能和意識之間的區別吧!

幹泥蜂總是用濕土或泥巴築巢,這是它的本能行為,是這名泥匠永不改變的基本特征。這種築巢方式不隨時間、經曆的改變而改變;即便是為生活所迫或麵臨自然界的選擇淘汰,它也不會改變這種築巢方式,你無法使它像蜾那樣用幹泥土築巢。

但在築巢過程中,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幹泥蜂的巢都是用濕土築成的,不防雨,因此它必須有一個避雨棚。最初的幹泥蜂把巢建在石頭下麵,後來慢慢又將巢挪到人類的家中,這樣既舒適又避雨。這一過程,顯然絕非本能所致,它是一種由意識決定的行為,是一種能動的改造行為。

幹泥蜂用蜘蛛喂養幼蜂,這也是一種本能行為。無論何時何地,也不管季節氣候的變化及蜘蛛的富足與貧乏,對於幹泥蜂家族來說,蜘蛛是它們唯一至愛的糧食。雖然幼蜂對我喂它的人工食品也感興趣,但本性使然,它們的前輩是吃蜘蛛長大,後代也注定隻會用蜘蛛哺育兒女,決不會有什麼特殊的環境使它轉變觀點去選擇同樣有營養的蟋蟀之類的食品。顯然,是本能束縛了它對糧食的選擇。

但是,當圓網蛛——幹泥蜂最喜歡吃的那種蜘蛛稀少的時候,幹泥蜂會不會就此絕食了呢?不會的,它會選擇獵捕其他種類的蜘蛛。這不能說不是它的意識行為吧!這種意識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可以彌補本能的不足。幹泥蜂也正是通過這種意識的作用來區分蜘蛛和其他昆蟲,為家庭捕獲足夠的獵物。

多毛石蜂哺育後代的食物是大毛蟲,母蜂用蜂針叮刺大毛蟲胸腹部的神經中樞,麻醉毛蟲,從而使幼蜂能享用新鮮美味的大餐。母蜂高超的外科技術絲毫看不出任何經驗積累的痕跡,因此,隻有一種可能:這種技能從一開始就非常完善,而且作為一種本能被不斷地延續了下來。但相對於這種本能的、無意識的外科技術,母蜂捕獵時對獵物的選擇卻顯然是由意識決定的。它們沒有本能地隻選擇某一種毛蟲,因為在它們的蜂房中我們發現了多種顏色不同的毛蟲:灰的、黃的、綠的甚至有條紋的,顯然它們還是能分清毛蟲顏色上的差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