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既然無法控製,煩惱又有何意義(1 / 1)

5.既然無法控製,煩惱又有何意義

1985年,17歲的鮑裏斯·貝克作為非種子選手贏得了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冠軍,震驚了世界。一年以後他卷土重來,成功衛冕。又過了一年,在一場室外比賽中,19歲的他在第二輪輸給了名不見經傳的對手,被殺出局。在後來的新聞發布會上,人們問他有何感受,以在他那個年齡少有的機智,他答道:“你們看,沒人死去——我隻不過輸了一場網球賽而已。”

他的看法是正確的:這隻不過是場比賽——當然,這是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當然,獎金很豐厚——但這並不是生死攸關的事。

如果你發生了不幸的事——愛情受阻,或生意不好,或者是銀行突然要你還貸款——你就能夠——如果你願意的話,用這個經驗來應付它們。你可以把它們記在心裏,就好像帶著一件沒用的行李。但如果你真要保留這些不快的回憶,記住它們帶給你的痛苦,並讓它們影響你的自我意識的話,你就會阻礙自己的發展。選擇權在你自己:隻把壞事當作經驗教訓,把它拋在腦後吧!換句話說,丟掉讓自己情緒變壞的包袱。

一個人行事的成功與否,除了受思想、意誌的因素所支配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天命。

曾經說過“五十而知天命”這句話的孔子,周遊列國到“匡”這個地方時,有人誤認他是魯國的權臣陽虎,而把他圍困起來,想陷害他。那時孔子的學生都非常恐慌,倒是孔子泰然地安慰他們說:“我繼承了古代聖賢的大道,傳播給世人,這是遵奉上天的旨意。假使上天無意毀滅中國文化,那麼匡人對我也就無可奈何了。你們大家不必為這事擔心。”後來匡人終於弄清楚了孔子不是陽虎,而使孔子渡過了危難。

所以,當自己已經盡力,可因為個人無法控製的所謂“天命”而使事情變糟時,恐慌、著急、悔恨都無濟於事,何不像孔子那樣坦然麵對——清除看似天經地義的壞心情,營造自己的輕鬆心態,因為人生中的機遇不會僅此一次。

隨緣心語:

一個人行事的成功與否,除了受思想、意誌的因素所支配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天命。隻把壞事當作經驗教訓,把它拋在腦後吧!丟掉讓自己情緒變壞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