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如願回家的明英宗朱祁鎮,被在位的景泰帝尊為“太上皇”,其實卻是被百般提防。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與他相依為命的,正是在家苦苦等候他兩年的錢皇後。
朱祁鎮被俘後,錢皇後先是拿出私房錢,送到也先處贖人,卻人財兩空。而後她天天跪地祈求上天,保佑朱祁鎮平安,結果腿因此跛了,眼睛也為此哭瞎了,等朱祁鎮回來時,她已成了一個瘸腿瞎眼的老婦。但朱祁鎮卻毫不在意,夫妻二人相親相愛,相守度日。兩人的日常花銷甚至要靠錢皇後天天紡紗,賣錢度日。而受命在南宮監視朱祁鎮的特務們也經常看到感人的一幕:不管錢皇後走到哪裏,朱祁鎮都陪在身旁,牽著錢皇後的手。這對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患難夫妻真正演繹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美好。
兩大善舉
在南京度過了幾年被軟禁的生涯後,明英宗朱祁鎮趁景泰帝病危的機會,在徐有貞等臣子的擁立下成功複辟。再度君臨天下的他,由於殺害了“北京保衛戰”的大功臣於謙而被後世詬病。但二度執政時期,明英宗卻也做了兩件好事:一是實行“優老之禮”,全國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國家每年都要發放糧食供養,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加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免服任何國家差役。這是世界上最早、最細化的“國家養老政策”。第二件事卻是他臨終時候的遺言:廢除中國流傳千年之久的野蠻殉葬製度。
愛歎氣的皇帝
明憲宗朱見深自從登基後,給群臣的最大印象便是愛歎氣。他天生口吃,少年時代曆經磨難,養成了外柔內剛的性格,遇到有疑難的國家大事,必然當著大臣的麵歎氣。
他即位剛一個月,廣西大藤峽就發生叛亂,朱見深看了奏折後,當場歎息一聲。他即位的第二年,荊襄又發生了流民暴亂,他還是歎氣。甚至有時候朝臣在他麵前發生爭論,要他裁決,他一樣隻是歎氣。但在位二十三年裏,最能惹他歎氣的事情,卻隻有一件——水旱災害。
《明實錄》裏記載,每當朱見深聽說鬧災的消息後,就會歎息不已。如果有關部門賑災速度遲緩,他就會更加歎息不止。後人詬病他設置“皇莊”,並在內宮開設“小金庫”——內帑,其實他“內帑”中的存銀,相當多都被用來賑濟災民?了。
他執政二十三年裏共減免災區稅糧一千九百多萬石,平均每年近百萬石,這還僅僅是“官田”的減免數字,就已是明朝曆代最高。即使是批評他最多的明史典籍《罪惟錄》中,也稱他在位期間,老百姓的生活“幸斯小康”。
皇上要打人
朱見深讓大臣們感到欣慰的一點,就是脾氣好。群臣進諫不管說話多難聽,他總能耐心聽。大臣犯了錯,也極少被重罰,更不像前任皇帝那樣動不動就杖責。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宦官懷恩一次曾勸阻朱見深,請他赦免因抨擊朱見深崇佛而下獄的禦史林俊。朱見深怒從心頭起,當場隨手抄起一塊硯台朝懷恩砸去。若不是懷恩躲得快,肯定被砸得滿臉花。
不搭腔也是錯
大多數時候,朱見深都還算是好脾氣的。但他好脾氣的方式有時候卻比壞脾氣更讓大臣們受不了。比如大臣們當麵向他提意見的時候,他雖然能控製住脾氣,卻常常“非暴力不合作”,任對方說得如何天花亂墜,自己卻打死不搭腔。按照俗話說,就是個“悶葫蘆”,搞得大臣們直憋氣。禦史陳音看不下去了,為朱見深上“奇文”一篇,文中指責說:皇上您雖然經常聽我們說話,但是卻從不向我們發問,而勤學好問才是學習的優良傳統。希望皇上您能夠每天抽出時間來,找幾位飽學之士,向他們提問題,這樣咱大明江山就能穩固了。“奇文”送上去,朱見深依然“悶葫蘆”。
皇上會武術
平和好脾氣的朱見深,卻也有個特殊的愛好:練武。他做太子的時候,就曾學過騎射。做了皇帝後,也喜歡去皇宮西苑,欣賞禦林軍的操練。但欣賞的結果,卻是越來越失望。成化九年(1473年)四月十二日,他把京營所有的軍官召集在一起表演騎馬射箭,結果絕大多數人箭箭脫靶,武功水平極其拙?劣。
如此低水平的表演,好脾氣的朱見深也受不了了,當場大罵說:有你們這群人帶兵,能教育出好兵來嗎?結果有四十六名軍官當場被“炒魷魚”。半年後朱見深再來考察,依然有九名軍官箭箭脫靶。雖然總體有所進步,但朱見深依然不滿意。此後終其一生,他再懶得看京營操練。
你是我的心靈支柱
朱見深的另一件“八卦”事,就是他專寵年長他十九歲的貴妃萬貞兒。據說這位萬貞兒歲數大不說,相貌也極難看,說話聲音更像個男的。如此人物怎麼得到朱見深寵信的,不同史料說法不一。但《明史》上的一段對話卻足以說明原因。朱見深的母親周太後問他:兒子啊,這個姓萬的女人,歲數大,長得醜,你幹嗎喜歡她啊?朱見深答: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隻要和她在一起,我的心就特別安定。
“愛護動物”的明孝宗
明孝宗朱祐樘的兩個公認優點就是節儉和仁慈。但這兩個好品質放在一起,有時候卻也鬧“雷事”。比如他登基後,開始叫停朱見深時代的種種享樂活動,但有個事情犯了難:朱見深還留下了一些珍禽猛獸,這些動物怎麼處理?喂著吧浪費糧食,殺了吧又太殘忍,放出去吧還會傷害人畜。朱祐樘答:那就不給喂食,讓它們自己餓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