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墨冉從袖中取出一隻包裝精致的錦盒,擺放在桌麵上,“韓大人近來可好?”
韓文卓受寵若驚:
“老朽已辭官多年,解甲歸田,實不敢當‘大人’二字,攝政王殿下莫要如此客氣,老朽高攀不起,高攀不起!”
言談間,下人泡好熱茶,端了上來,又快速退下。
葉君洛坐在一旁,眨眨眼。
從他們的對話中,不難看出這個韓姓的老人曾經時朝廷的官員,應該還是為官多年的老臣。
麵對此人時,鳳墨冉的態度較為謙遜:
“您是一個好官,自先皇走後,您也不諳世事,閉門不出。”
提起當年……
韓文卓又歎了口氣,眼睛的皺紋更深了。
當年,先皇走得急,皇上上位快,新舊君王更換的太快,一朝山水一朝臣,他也辭去了官職,過著養老生活。
“老朽官職一辭,兩袖空空,落的輕鬆,倒是辛苦了殿下您……”
皇上與攝政王是親親的兩兄弟。
如今,攝政王鋒芒太盛,遭到皇上針對,日子也不好過。
要麼迎難而上,衝出一條寬闊光明的道路。
要麼居於人下,收斂鋒芒,過著老實巴交、得過且過的日子。
無論進退,都是一條困難的道路。
他歎:“這些年來,隻有殿下您惦記著我,老朽心中甚慰。”
“韓大人謙虛了。”鳳墨冉道,“當年,您是父皇手下的肱股之臣,您憑借著自己的滿腹睿智和頭腦,為國家謀利,為百姓祈福,所有人都記著您的功勞。”
“您勞苦功高……”
二人交談著,是不是說起過往。
葉君洛坐在一旁,靜靜的聽著,時不時抿一口熱茶。
她知道鳳墨冉要做的事,更知道他身上的仇恨,而聯絡朝中的老臣、也是穩固己身權勢的重要一步。
二人說著話。
說著說著,也不知說到了哪裏,話題突然來到了葉君洛身上:
“這便是您的王妃葉氏?”
“正是。”
“老朽見過攝政王妃。”
葉君洛立即放下茶杯,攙起老人家的手臂,連聲說著不用拘禮。
韓文卓站起身來,渾濁的雙眼落在葉君洛臉上,仔細的打量了一圈,又看看旁邊的攝政王,來回看了三圈,
“攝政王妃這麵相生的不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雙眼明亮,乃慧智之根,耳垂圓潤,乃有福之相。”
“殿下,您娶了個好妻子;攝政王妃,您也嫁了個好丈夫。”
他為官多年,識人觀相的本領倒也不錯。
葉君洛笑意不止:“謝韓大人貴言。”
好聽的話誰不喜歡聽?
做了約摸兩刻鍾,二人起身道別,韓文卓將人送到門口,目送著二人遠去,久久未回屋。
回府的路上。
葉君洛禁不住問:“這韓大人是誰?”
“先皇的舊臣。”鳳墨冉沉聲,“當年,他憑一己之力,一張嘴,勸退了敵軍的數萬雄獅,保護了百姓,減免了大戰而帶來的數萬人死亡。”
“朝中,追隨他的舊臣很多。”
葉君洛明白了,不再多問,二人回攝政王府。
入內,就見一抹身影蹦蹦躂躂個不停:
“雞腿,雞腿……還要桂花糕,果幹再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