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聖地秦觀台有天廟會,方圓裏的人都會去逛廟會。方奶奶的娘家在豐村,與秦觀台隔河相望。
少女時候的,年三月都會和相好的姐妹一起逛廟會。到進城當了工人,結束了這個喜好。四十年過去了,親人相繼去,村裏也沒幾個熟悉的人,娘家的數越來越少。
退休後,老伴也去了,兒子兒媳工作又忙,孫子一上學,家裏連個聊天的人都沒有,越發覺得孤獨。的大房子像個鳥籠,禁錮著的靈魂,悶得透不過氣來。
故鄉依山傍水的小瓦房在夢中浮現,蒼鬆翠竹使神往,亭台樓閣讓快樂,小橋水讓惦記。方奶奶一天比一天起得早,飯量卻一天比一天少。
方奶奶的變化讓孝順的兒子擔心,他關心地問母親:“媽,你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沒啥,好著呢。”
方奶奶鬱鬱寡歡的說了一句。
“媽,您要是有麼心事就說出來,我們一定幫你決問。”
看著兒子盼的眼神,方奶奶忖了一下說:“媽年紀大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過幾年恐怕走都走不動了,說老家了,明天是廟會,我去看看。”
方奶奶的兒子聽到這番話,懸著的心終於了下來。二天正好是周末,風和日麗,天氣好。坐在車上,方奶奶的孫子望著窗外,好奇的問這問那,方奶奶則耐心的給他逐一說明。
這一上,方奶奶的心好,難耐的寂寞與孤獨,令人窒息的壓抑和苦悶,全都釋了出來。過了水河,就到了秦觀台,大門外飄舞的杏黃旗似乎把人帶到了超凡脫俗之地。
一下車,人潮擁擠,綠綠的男男女女擠肩擦背。兩旁的小吃攤熙熙攘攘,叫賣聲起彼伏,十分熱鬧。
方奶奶看見前麵小吃攤上,坐著一個左手拿糖葫蘆右手拿蛋糕,吃的不亦樂乎的小女孩。女兒可愛的吃相逗得母親哈哈大笑,不住的親著圓乎乎的小臉。
看著那對母女,方奶奶輕輕說了一句:“多麼幸福啊!”
不麼時候,太陽悄悄地躲進了雲裏,天暗了下來,絲絲山風夾著涼。遠處一白閃過,著響起隆隆的雷聲,快,雨越下越大。人們也瘋了似的亂跑一氣。
方奶奶看見兒子和兒媳領著孫子,隨著人群湧走了,急得大聲喊了起來,可惜嘩嘩嘩的雨聲淹沒了一切。許久過後,雨總算停了,上到處都是泥水。。
當兒子和兒媳找到時,正躲在一個小吃攤的彩條傘下著哆嗦。見到兒子,的眼眶紅了,自言自語地說:“要是你爸在的話多好,他還能陪著我。”
方奶奶病了,住進醫院,盡兒子兒媳噓寒問暖悉心照,總不見痊愈。方奶奶變得越來越沉默,甚至有些癡癡的,看樣子病的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