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趙僅輕輕的吟唱著這首唐
龍飛鳳舞,霎那間,天地變色。
號角的聲音在這秋色裏響徹天空,夜色中塞上泥土猶如胭脂凝成,濃豔得近似紫色。寒風卷動著紅旗,部隊抵達易水;凝重的霜濕透了鼓皮,鼓聲低沉,揚不起來。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執寶劍甘願為國血戰到死!
這首詩,用濃豔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麵,奇異的畫麵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萬變的戰爭風雲,氣勢磅礴,讓人仿佛回到了戰場上廝殺,保衛國家,保衛家園。
“大宋將士們,多少年來,我大宋遭受那遼狗的侵略,有多少人妻離子散,有多少人為此付出生命,如今,我們報仇的時機到了。我們將會在這雁門關決一死戰,不死不休!”
“戰!戰!戰!”
“戰!戰!戰!”
此起彼伏,近百萬大軍的嘶吼聲,可以說是震動天地,響徹寰宇,讓山地都為之顫抖,蒼穹都為之動容。
一股黑雲恰好經過,似乎遮雲蔽日,似乎天地都為之變色。而趙僅站在高台,兩眼沉凝的看著這一切。
“孫守義。”
“在!”
“命你帶領所有的豪傑,穿甲帶弩,擊殺那些沿途對我大宋騷擾的軍隊。”
“蘇軾!”
“在……”
“命你帶領飄渺宮和我未央山莊影衛一行,刺殺各路大將,必定要將那遼軍群龍無首,讓那耶律洪基做一個光杆皇帝。”
“黃衛國……你和本王坐鎮中帳,指揮大軍。”
“出發!”一聲出發,聲音震動天地,所有士兵都感覺自己熱血沸騰,在他們心中,趙僅已經是軍神一般的存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定能讓遼軍有去無回,都恨不得此刻就衝上前去,廝殺一番。
……………………
………………………
……………………
四月,趙僅帶領大軍破敵二十萬,殺敵十萬,俘虜三十餘萬,一路西進,直接追殺的耶律洪基再次丟盔棄甲。
五月,趙僅被加封兵馬大元帥,掌天下兵權,賜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上斬昏君,下斬讒臣。
六月,大宋軍隊一路西進,耶律洪基在炮火中被冤枉的炸死。至此,遼國滅。
遼國滅了的消息傳到大宋,舉國歡慶,神宗一臉的激動的看著天空,第二日就告祭祖先,祭祀曆代大宋皇陵。同時改國號為興元。
興元元年,七月,吐蕃在吐蕃國師鳩摩智的大力主張以及趙僅大軍壓境之下,突破徹底被收服,而在同年的十二月,西夏也迫於壓力,歸附大宋。其他周邊小國,紛紛投降,大宋國威一時無兩。
至此,天下就隻剩下大理國,由於是趙僅三弟段譽的緣故,一直沒有攻打。
興元二年,蒸汽機問世。
興元五年,第一台火車終於問世,而大宋的國力日漸繁榮,在同年,趙僅終於研究出了可以全國使用的聯通陣法,大宋中央銀行正式成立。繼而無數的後世科學領域的東西,相繼出現。
興元六年,大理主動投靠大宋。至此,天下一統。
興元七年…………趙僅站在龍虎山之中,天地大陣源源不斷的輸送靈力,而張天師正在一旁護法。這一護法,就是九九八十一天,霎那間,天地變色,宇宙渾然,趙僅猛然睜開眼睛,體內猶如一張星辰圖,溝通天地大勢,一揮手,就將劫雲散去,可見道法之高超。
天罰之眼現。
趙僅和其鬥了七天七夜,趙僅最終明白了體內的那紫色雷電是什麼,竟然是天罰之眼之源,在領悟的那一刻,天罰之眼融入趙僅體內,趙僅瞬間成就了至高境界,洞虛境。
帶領諸位夫人,遨遊天際,好不自在。
(全書完。)
後記感言。
打卦承認,天龍寫的不咋滴,而且訂閱更是撲街。不過依舊感謝有那麼些兄弟在支撐著我,由於你們的支持,打卦最終還是將天龍堅持寫完了。
雖然這個結局有些倉促,甚至可以說是爛尾,但是打卦覺得,已經沒有什麼寫下去的激情了,在這裏,向支持天龍的諸位大大說聲抱歉。新書小捕頭,算是小有勢頭的崛起,而且有不少的大大在支持天龍的同時支持小捕頭,打卦心中有數。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