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債券:小風險、穩回報的理財工具(1 / 3)

國債操作不當也虧本

國債迎接著一輪又一輪發行高峰,而理財專家告誡各位國債投資者,若投資國債操作不當,也有可能虧本。

在眾多的投資者看來,國債是“金邊債券”,風險小,收益穩定。但是,如果購買半年至兩年的憑證式國債,若不到半年就兌付,不僅沒有利息,而且要支付1‰的手續費。如此一來,投資者的本金就“縮水”了。而如果半年後急用錢提前兌付,扣除手續費後,其收益率也要遠低於銀行半年期整存整取儲蓄利息的收益。

而投資記賬式國債,並不是一定要到期兌付才合算。就拿證交所流通的記賬式國債來說,價格受利率變動、資金炒作等因素影響而波動。有些期限較長的記賬式國債可能在上市初期就大幅炒作,以至於之後幾年的收益都被提前“透支”。那些持有國債期限不確定的客戶,買入票麵利率較高的記賬式國債,不僅每年能分得更多的利息,還可抓住價格上漲的機會賣出,獲得溢價收益。

而且記賬式國債的二級市場價格波動也有規律,在證交所上市初期,往往就會出現溢價或貼水。投資者隻要避開這個時段購買,就能規避國債因成交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目前,電子式儲蓄國債是一種新的理財方式,投資者可在持有滿3年、5年、7年後選擇兌付與持有。

如何避免債券風險

收益穩定、安全係數較高、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是債券投資的最大特點,穩健而不想承擔太大風險的投資者多選擇債券,而放棄股票和銀行儲蓄。但是債券也有其風險,如果不能有效避免,很可能造成損失。在債券投資中,投資者應該防範和控製的主要風險有以下幾種:

1.利率風險

利率的變動會導致債券價格與收益率發生變動,一般情況下,一旦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就會下跌。

2.通脹風險

通貨膨脹率一旦上升並超過債券利率水平,債券的實際購買力就會下降到低於原來投資金額的購買力。

3.信用風險

若企業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完全履約償付利息和本金,則債券投資者就要承受較大的虧損,信用風險也就產生了。因此,信用風險基本上都出自於企業債券中。

4.稅收風險

若投資者投資於免稅債券,稅率下調時,債券價格就會下降;若是稅收機構取消免稅優惠,也可能會造成收益損失。

5.收回風險

有些券商有時候可能會提前收回債券,若正趕上市場利率下降,債券持有人無疑就承擔了利率上升的負擔。

6.政策風險

由於國家地區政策方麵的變化,而導致債券價格發生變化的風險。

為了避免和控製債券風險,投資者應該注意以下一些防範措施。

1.多品種分散投資

多品種分散投資是降低債券投資風險的最簡單的辦法。企業或公司不同,發行的債券也不同,同一家企業或公司發行的債券也有多種,因此,風險性與收益性也各不同,若將資金全部投在一種債券上,一旦發行債券的企業或公司出現了問題,投資就會遭受損失。而有選擇性地或隨機購買不同企業的不同債券,就可以將風險與收益進行排列組合,從而大大降低風險。這種防範措施適合於中小戶尤其是散戶投資者,雖然沒有可靠的信息來源,但分散投資,任何債券的漲跌都有可能獲益,除非出現導致整個債券市場下跌的係統性風險,一般情況下都能獲益。

國債操作不當也虧本

國債迎接著一輪又一輪發行高峰,而理財專家告誡各位國債投資者,若投資國債操作不當,也有可能虧本。

在眾多的投資者看來,國債是“金邊債券”,風險小,收益穩定。但是,如果購買半年至兩年的憑證式國債,若不到半年就兌付,不僅沒有利息,而且要支付1‰的手續費。如此一來,投資者的本金就“縮水”了。而如果半年後急用錢提前兌付,扣除手續費後,其收益率也要遠低於銀行半年期整存整取儲蓄利息的收益。

而投資記賬式國債,並不是一定要到期兌付才合算。就拿證交所流通的記賬式國債來說,價格受利率變動、資金炒作等因素影響而波動。有些期限較長的記賬式國債可能在上市初期就大幅炒作,以至於之後幾年的收益都被提前“透支”。那些持有國債期限不確定的客戶,買入票麵利率較高的記賬式國債,不僅每年能分得更多的利息,還可抓住價格上漲的機會賣出,獲得溢價收益。

而且記賬式國債的二級市場價格波動也有規律,在證交所上市初期,往往就會出現溢價或貼水。投資者隻要避開這個時段購買,就能規避國債因成交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目前,電子式儲蓄國債是一種新的理財方式,投資者可在持有滿3年、5年、7年後選擇兌付與持有。

如何避免債券風險

收益穩定、安全係數較高、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是債券投資的最大特點,穩健而不想承擔太大風險的投資者多選擇債券,而放棄股票和銀行儲蓄。但是債券也有其風險,如果不能有效避免,很可能造成損失。在債券投資中,投資者應該防範和控製的主要風險有以下幾種:

1.利率風險

利率的變動會導致債券價格與收益率發生變動,一般情況下,一旦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就會下跌。

2.通脹風險

通貨膨脹率一旦上升並超過債券利率水平,債券的實際購買力就會下降到低於原來投資金額的購買力。

3.信用風險

若企業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完全履約償付利息和本金,則債券投資者就要承受較大的虧損,信用風險也就產生了。因此,信用風險基本上都出自於企業債券中。

4.稅收風險

若投資者投資於免稅債券,稅率下調時,債券價格就會下降;若是稅收機構取消免稅優惠,也可能會造成收益損失。

5.收回風險

有些券商有時候可能會提前收回債券,若正趕上市場利率下降,債券持有人無疑就承擔了利率上升的負擔。

6.政策風險

由於國家地區政策方麵的變化,而導致債券價格發生變化的風險。

為了避免和控製債券風險,投資者應該注意以下一些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