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動性風險
凡是投資都具有流動性風險,投資者在投資時必須具備適應這種風險的能力,以隨時應對基金市場不穩定導致的價格波動,那種想在一個月內就有很高收益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基金的流動性很差,一來是因為T+4贖回,二來是因為短期投資很容易被套,而解套需要很長時間,使流動性風險進一步增加,若遭遇“大跳水”帶來的巨額贖回,即便止損也不能成交,那麼風險就難以讓人承受了。因此,若要短期內動用資金,就不要投資基金。
開放式基金帶來的流動性風險,需要基民承擔因淨值下跌導致低價贖回甚至無法贖回的風險。導致這種風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麵:
一是流動性極度不足。流動性風險在流動性極度不足時會成為一種致命的風險,它會導致銀行破產。然而流動性極度不足往往是由其他風險所導致,比如某位投資者的違約行為,給銀行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人們對銀行不信任,以至於大規模的資金撤離,或者其他的金融機構降低對銀行的信用度,對其信用額度進行封凍,都會引發銀行流動性危機,甚至破產。
二是籌資困難。流動性從籌資這一角度來說,也就是用合理的代價籌集資金的能力。籌集資金容易,銀行的運轉良好,流動性好,流動性風險就小;但如果籌集資金困難,銀行內部資金需求不穩,銀行自身財務狀況、償付能力、債務發行的安排、信用度及市場對該銀行的看法等均不佳,就會嚴重影響銀行籌資,這就有了很大的流動性風險。一般情況下,若銀行突然增加了籌資的密集度,而且力度很大,那麼就可能是在流動性方麵出現了危機。
2.上市公司經營風險
上市公司經營方式的改變會帶來經營風險,比如管理人員或決策人員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重大失誤,導致公司贏利下跌,就可能會導致基民的收益下降。而且這部分風險是基民不能完全避免的。
3.投資上的風險
投資者追求的目標及投資方向決定了風險的大小,比如有的人投資於業績穩定的基金,風險較小,而有的人則投資於正處於成長期、潛力較強的小型股票,風險就較大。投資者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對投資基金的性質、基金投向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以降低投資風險。
投資基金有風險,但如果合理地規避這些風險,基民也會獲利不少。
1.進行試探性投資
初涉基金投資的投資者,不妨先進行試探性投資,先投資小額單筆基金,或者投資每月幾百元錢的定投基金,從而為進入基金投資市場“鋪路”,等逐漸熟悉之後,再進行大額的投資。
2.掌握基金的知識
基金市場一天一個樣,投資者需要不斷更新對基金知識的掌握,既要及時補充基金的跟蹤基礎知識,又要掌握基金創新的新品種,以防患於未然,增強風險意識,將風險降到最低。
3不可忽視基金公告信息
基金公告信息一般包括上市交易公告書、定期公告、招募說明書及分紅公告等臨時公告。投資者要多關注證券報刊或網站上有關基金公告的信息,及時了解基金情況和重要文件,從中獲取風險提示信息,判斷基金隨時存在的風險性。
4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種
基金投資品種有多種,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投資心理及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品種。保守型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收益穩定的平衡型或債券型基金;能承受較低風險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債券型基金或保本基金;願意承擔高風險收益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長期型風險高的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
5定期檢核基金績效
投資基金之後並不意味著就萬事大吉了,要密切關注基金淨值。基金淨值代表了基金的真實價值,不管投資了哪種基金,投資者都需要通過基金管理人網站或交易係統行情關注基金淨值的變化。
6分散基金投資
分散投資可以分散風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把雞蛋分別放在幾個籃子裏”。雖然分散投資,風險也分散了,但不宜太過分散,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到管理的方便與基金收益。
總之,投資基金一樣存在風險,隻不過是有的品種風險小,有的品種風險大一些,投資者要盡可能地降低風險,以獲取較高的收益。
如何避免投資基金中出現重大失誤
何為投資基金中的重大失誤?就是在剛購入了一筆股票基金,市場便開始持續向下破位,最終被深度套牢;剛將一筆股票基金贖回,市場又開始持續揚升,踏空了一大段行情,損失了很可觀的收益。
在投資基金過程中出現重大失誤,往往會令投資者心情很不穩定,從而做出一些不當的舉動,遭受更大的損失。那麼為什麼會導致重大失誤呢?
當投資者手中的基金正處於獲利狀態時,持有者此時就會生出一種擔心的心理,害怕不知什麼時候市場趨勢逆轉,讓手中的利潤被奪走,因此,往往將注意力都集中在利空消息方麵,並會根據自己對利空消息的解讀和預判酌情賣出手中的基金;而當手中的基金處於虧損狀態時,持有者又萬般期盼市場趨勢能夠回轉,因此就將注意力集中在利好消息方麵,同時還會針對利好消息酌情買入基金,以期通過攤低成本早日解套。
但事實一再證明,強勁的趨勢一旦形成,並不會因為一些投資者的主觀意願而改變。比如2007年的大牛市,一路與之相伴的都是利空消息,央行還上調存貸款利率及存款準備金率,管理層則利用上調印花稅、批量發行大盤股等手段打壓,但最終使股指不斷創出曆史新高;2008年的大熊市,與之相伴的都是利好消息:大盤新股暫停發行,印花稅下調,央行對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進行多次下調,甚至還出台了三大救市政策等,但股指卻沒能逆轉回升,不斷創出調整新低。
那麼該如何避免在投資基金中出現重大失誤,而能夠正確判斷出在某種強勁的趨勢下會出現逆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