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說:“我決不會失敗,除非我確信自己已經失敗了。我遇見一些強壯粗野的人,可我在他們麵前缺少應變的技巧。他們認為他們已經打敗了我。此事公之於眾,發表在雜誌上。我就以這種方式被打敗了,在所有人的眼中失敗了,可能就輸在十幾行不同的報紙消息上。有關我的傳說表明我已負債累累,收支虧空很大,並且因此趕走了我的對手。我的國家情況可能不太妙。我們這些人都有些病態,醜惡,卑賤,而且名聲不好。我的孩子的情況可能會更糟。我看來也在失信於我的朋友和顧客。這就是說,在所有經曆過的對抗中,我一直未能真正武裝起來,以便對付那場特殊的比賽。於是我被曆史擊敗了。可是我知道,一直知道,我決沒有輸給別人,甚至都未曾打過那場比賽。當我的時刻到來之時,我一定會奮起迎戰,並且擊敗對手。”
其實,人生何嚐不是如此呢?你的一生會出現無數個對手,他們會用各種方式向你挑戰,但到了最後,失敗的心理往往是從自己心中開始的。
實際上,在我們的內心中,一般存有兩股力量:一股力量使我們覺得自己天生就是來做偉人的;另一股力量卻在時時提醒自己:“你辦不到。”就這樣,在我們遇到困境與失敗時,這種矛盾的內部力量的鬥爭會變得更加激烈。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我們每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疑和害怕失敗。這種想法會妨礙我們進步,不讓我們去嚐試,或在失敗後給我們以打擊;它們吸取我們的能量,使得我們隻能使用能力的一小部分。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與困難,甚至是失敗,但要想使自己不垮下去,首先要做的便是:先戰勝自己。也許,有人會說:惟一避免犯錯和失敗的方法就是什麼事都不做。當然,有些錯誤與失敗確實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然而,“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沒有挫折,也就無法成就偉大的事業。因為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總結經驗。而失敗者一旦失敗,卻不能從其中獲得任何教訓,反而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了信心。
在我們的征途中,有時會覺得一切都完了,像生活走到了盡頭,像人生的音樂從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其實,人生的音樂永遠都在我們的心中。因此,不論在什麼時候,不論在哪裏,也不論我們的環境如何,我們的遭遇有多麼的不幸,生活的音樂始終不會消失,永遠都不會離我們而去。它永遠在我們的內心裏麵,隻要我們注意聽,就會發現它的美妙。華盛頓·歐文曾經說:“思想淺薄的人會因為生活的不幸而變得膽小和畏怯,而思想偉大的人則隻會因此而振作起來。”我們要想一直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前行,永遠相信自己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並不是要求你喜歡麵對困難和不幸,但聰明的人把它當作成長的機會。有自信的人歡迎這種奮鬥,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發展性格最好的方法。他們了解這些困難有助於建立勇氣和恢宏的氣度。如果我們不經過練習,生活好像置身“玫瑰床”中,那我們就會成為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兒。砠到困難的時候,也就是對成功與否進行考驗的時候。自信心是戰勝困難的關鍵。
實際上,自信的力量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相信自信始終伴隨著我們。在我們跨出第一步時,我們就相信自己會走;在我們說出第一句話之前,我們就相信自己會說。因為我們先相信,所以我們會去完成它。反之,如果我們根本不相信,那我們就不會去行動,許多機會便是這樣從身邊悄悄溜走的。
通往自信的關鍵是自律。自信使我們能以智力、體力來迎接任何挑戰,但那隻有在我們能完全控製自己時才能達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克服自疑的心態,而使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至。我們不能等那個不肯定的自我給我們允許才行動,我們可以勇往直前地去做。